張萍萍
(新疆阿勒泰市中心小學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閱讀是學生運用語言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可縱觀我們的閱讀教學課堂,卻出現了另一番景象:
在很多的閱讀教學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畫面:講課的老師手里拿的不是語文書,而是各種輔導書或是參考書,老師將其作為唯一,作為“法寶”,人云亦云地將知識講授給學生,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其實對于每一篇文章而言,語文教師都應該仔細閱讀,深刻領會,這樣才能將有見解的東西教給學生,加入教師深刻體會的課堂才能煥發生機,而教師自己根本就沒有仔細、甚至細致地、用心地閱讀過文本,試想,這樣的課堂怎么會出現新意?學生又能學到什么?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許多老師卻恰恰忽略了這一點,有些教師,認為讀書會耽誤課堂時間,怕給學生講得少了,本著“節約時間”的目的,進行一味的“滿堂灌”,上課出示課題后就開講,教師講得“天花亂墜”:詞語造句、課文中心、拓展升華……可以說能講到的幾乎都講到了,根本沒有給孩子思考的時間。有些孩子自覺點的,可能預習讀了兩遍文章,有的根本不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就被老師一頓“猛灌”,不懂也是強行“咽下”。學生沒有讀書,甚至沒有思考的時間,老師再提問,學生什么都不知道,老師還氣得夠嗆,你說,孩子連課文都沒有讀過,能知道些什么呢?
學習每篇課文之前,老師都會布置學生提前預習,可很多的學生圖省事,連課文都沒讀,就照著各類輔導書一通抄,目的就是為了完成預習作業,對課文根本不知道其所以然,到了課堂上,老師再不給孩子一定的時間閱讀,對于老師的提問,學生就照著預習答案回答,根本沒有自己的理解,可想而知這堂課的學習效果。
有的閱讀課,聽不到孩子的讀書聲,倒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花樣百出”,看得大家眼花繚亂的,最滑稽的是,有些課熱鬧的甚至脫離了文本,朗朗的讀書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毫無價值的集體討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學生的實踐活動,全被課堂上的花哨的非語文的現象占用了,以至于教師無暇范讀講解,學生一堂課該記得沒記住,該學的沒學到。有時候的小組討論就是為了形式而形式,根本沒有解決實際問題,試想,這樣的課堂,孩子又學會了什么?而有些閱讀課堂,學生只讀一遍課文,只有初步的感知,根本沒有去細細地品味內涵,因此當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稍有難度時,孩子便產生惰性,不想探究,一堂課學生缺少刨根問底的精神,可見對孩子個人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課堂雖然熱鬧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卻極其貧乏。從課堂上看,許多的優秀篇目好詞句段,學生能熟讀成誦的極少,有些極其著名的名言警句、優秀詩句根本不會,一些學生甚至連當堂要學習的文章讀不通讀不順,更別說讀出感情了。
那如何做?才能讓閱讀教學的課堂真正回歸“本位”呢?
兒童文學作家金波曾說過“閱讀不僅是人生的一種快樂,甚至應當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由此可見,閱讀對一個人一生的重要性,作家用實際經歷告訴我們,閱讀需要學習,因此,作為教師,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會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提高閱讀效率,順利讀懂感悟文本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班級中時刻營造讀書的良好氛圍,平時多開展“讀書競賽”“我是讀書小能手”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課中出現相關文章時,給閱讀過這些書的孩子“大顯身手”的機會,課中進行“小老師范讀”環節,在別的學生羨慕的眼光中,也能激發他們的讀書欲望,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這里的材料就可以理解為學生的閱讀,對閱讀有了興趣,對文本理解的難題就迎刃而解。
我們語文教師都知道,語文教學既要傳授學生語文知識,又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指導、引領、點撥,不要以教師的感知代替學生的閱讀認識和感悟,要善于通過共同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出現的問題,作為教師,在課堂上就要想辦法,為學生創造閱讀的機會,更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感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自己的獨特的閱讀感受。教師要尊重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在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我們應該允許學生帶著個人情感表達閱讀效果,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感受體驗、效果也就不同,有可能超越文本,產生出新的閱讀創新。
教師在課堂上要摒棄不必要的“花樣”,力爭做到有實效,正確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充分閱讀文本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避免上課一味地“講問式”,就拿小組合作來說,一定要避免一提出問題就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因為有些問題明明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就能掌握,根本不需要合作,而有的合作時間根本不夠,學生湊到一起剛說了幾句,就結束了,有的可以說就是對一下答案,還有的就是學習好的學生一發言,答案就定下了,稍差的學生只有“服從”的份,有的干脆就是湊一塊聊天玩耍而已。這樣的課堂已經向教師提出警告了,已經是有問題的了,因此,教師要善于選擇合作的時機,在學生意見不統一,遇到難題,可以選擇小組合作。
綜上所述,只要抓住閱讀教學這一重要的環節,讓閱讀教學課堂真正回歸“本位”,就會呈現出高質量的有效的語文課堂,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收獲,學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