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聰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隨著高職教育規模的不斷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數量在逐年上升,畢業生們也面臨著更大的就業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高職學生選擇通過自主創業來實現就業,但是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短板,導致學生的自主創業活動屢遭失敗,因此,從學校的角度來看,有必要將創新創業與就業指導工作相結合,從而幫助學生們實現創業和就業的結合。
高職學生作為青年群體意氣風發,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自信,但是當這份自信與創業想法發生碰撞的時候,就容易導致學生失敗。對于青年學生而言,他們在畢業之后面臨著多種不同的選擇,其中一些學生就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但是畢業生們尚未進入社會進行磨煉,導致自身在社會經驗、社會資源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和想法產生誤判,出現眼高手低的問題,不能準確判斷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是否適合創業,不能正確認識創業活動以及創業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①
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希望自己經濟獨立,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想要快速參加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就忽視了對工作的選擇和對自身的評估,導致自己選擇的工作并沒有達到期望,在工作之中缺乏足夠的工作熱情,處于混日子的狀態,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產出不理想,造成較高的離職率。與此同時,許多學生沒有正確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參加什么樣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這也給就業行為帶來一定的阻礙。此外,在校招期間,部分企業存在夸大宣傳的問題,如果學生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也容易被誤導。
在目前的許多高職院校之內,學校自身沒有開展就業指導教學,沒有對學生們接下來的就業活動提供幫助,學校方面缺乏對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視,就業指導工作大多出現形式化的傾向,并未與學生的就業行為相結合。與此同時,部分學校內部的就業指導以理論為主,而且對我國社會就業形勢的判斷還停留在過去,就業指導缺乏時效性,也沒有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
此外,許多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在內容、模式、資源等方面都存在短板,并未給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就業規劃。
在高職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或者就業指導課程之中,創新創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但是在部分高職院校之內,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不完善導致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短板,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沒有實現深度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只停留在表面,沒有與社會現實、創業案例實現結合,難以提升畢業生們的創業能力。此外,不論是創新創業教育還是就業指導工作,都需要完善的教學內容和強大的師資隊伍,如果缺乏高質量的教學內容和優秀教師,也會導致創新創業教育陷入桎梏,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在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之中,大多數院校都關注對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學生們可以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工作技能,但是由于缺乏人格教育,導致學生們并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無法根據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實際能力去選擇合適的行業、合適的崗位。與此同時,由于缺乏人格教育,導致學生們無法正確處理工作矛盾,沒有對工作和職業規劃形成正確認識,不能在工作之中正確提升自己,遇到問題便容易打退堂鼓,從長遠來看,這是不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的。
在創新創業視角下,推動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就需要關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通過行之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讓學生們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并且能夠讓有創業想法的同學們通過創新創業教育來提高自己能力,將想法與現實結合起來,付諸實踐,通過創業來實現就業,通過創業來代替就業。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人格方面的教育。在傳統的高職教育體系之中,學校關注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視了學生個體的發展和成長,學生沒有通過人格教育來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就容易在創業期間或者就業期間出現眼高手低的問題。因此,必須對高職學生進行人格教育,讓學生們能夠正確判斷和處理現實問題,高職學生們在畢業之前很少進入社會,缺乏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對于其人生道路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此,高職院校要重視人格教育的重要性,通過人格教育為學生們做好創新創業教育的鋪墊,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力,提升學生能力,促使其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創業。②
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批判意識和反思能力,通過對創業成功案例和創業失敗案例的分析,對成功經驗或者失敗的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發現問題并且進行分析解決,關注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養成,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并且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明確的、合理的、長期的規劃,幫助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創業。
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能夠具備風險意識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在許多學生的認知里,往往都只看到了創業路上的美好未來,而忽視了創業期間可能出現的各項風險及相關的問題,對此,就需要幫助學生形成足夠強烈的風險意識,讓學生明白創業活動并非一帆風順的,而且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并且讓學生具備能力去預見和解決這些問題。此外相較于社會之中的其他創業人士,高職學生在政策、資金方面都存在短板,而且對于創業信息的獲取能力不強,容易產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導致創業失敗,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教學期間強化學生的信息獲取與分析能力,幫助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行動獲取到足夠豐富的信息,并且將其應用到自主創業之中。③
從上文的論述之中不難發現,現階段的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教育是存在較為明顯的短板的,更遑論其中的創新創業教育了,對此,從學校角度出發,為了更好地推進學生的創業和就業,就必須對學校自身的就業指導教育進行不斷優化,從授課內容、授課模式等角度進行完善,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效果,幫助學生順利就業。
1.強化就業指導觀念認知
在傳統的就業指導工作之中,教師存在兩方面的誤區,其一,認為就業指導工作就是幫助學生找工作,忽視了就業指導的全面性,其二,忽視了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簡單將其理解為形式上的授課。
在接下來的就業指導工作期間,教師要主動轉變觀念,第一,認識到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通過就業指導工作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促進學生就業,讓學生找到心儀的工作,第二,全面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既要搭建企業與學生對接的平臺,讓企業和學生能夠雙向選擇,同時又要對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例如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性格評估,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學生去嘗試、去探索。此外,要形成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機制,推動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導雙相結合,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務,積極借助網絡平臺、新媒體平臺進行及時指導。
2.推動教學內容創新和教師隊伍培養
高職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更加類似于就業指導教學,對此,就必須推動教學內容的完善和創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指導建議,例如,在指導期間,可以對一些創業成功的經典案例進行分析,總結成功經驗,也要對一些失敗案例進行總結,思考其失敗的教訓,并且幫助學生規避風險和教訓。在進行理論方面的指導之后,也可以組織同學們進行實踐指導和模擬演練,例如,山東財經大學就與廣西大學在創新創業課程方面通過線上平臺合作,組織兩個學校的學生們進行線上的創業運營模擬,在創設的虛擬環境之中進行模擬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有效提升了學生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并且幫助學生們對自己是否適合自主創業形成了正確認知。高職院校在就業指導期間可以參考這些高校的案例,并且結合自身實際,開展行之有效的就業指導工作。
高職院校還需要構建優秀的教師隊伍,通過教師隊伍來推動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開展,例如,在就業指導工作之中,教師既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又能對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分析,同時對不同行業的形勢進行準確判斷,對此,學校方面要組織教師進行持續學習,讓教師不斷提升自身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能力,更好地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3.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創業觀和擇業觀
在高職院校學生之中,有的學生選擇擇業和就業,有的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因此,學校方面應當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針對性指導。教師要讓學生能夠對自身、行業形成準確判斷,而后選擇自己熱愛的行業和工作,并且以“干一行、愛一行”的理念投入到工作之中,鼓勵學生在工作之中發揮創新精神,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產出。對于自主創業的學生而言,學校方面要充分發揮創業方面的作用,讓學生了解到創業扶持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等內容,加強創業學生與地方政府的聯系,讓學生享受到更多創業優惠政策,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持不懈地將創業之路走下去。
在創新創業的視角下,高職院校應當開展卓有成效的就業指導工作,并且重點關注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針對不同選擇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指導和幫助,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緩解學生就業方面壓力,以創業代替就業、以創業實現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注釋
① 李晚晴.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高職生就業指導探究[J].廣東蠶業,2019(3):105-106.
② 黃振傳,張紀華.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構建[J].大眾投資指南,2019 (14):234,236.
③ 趙秋.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指導相融合的實踐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