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軍
(遼寧省盤錦市鶴鄉小學 遼寧 盤錦 124000)
隨著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日益普及,教育計劃也不斷改革。我們如何共同創建和共享教育信息資源,并擴大信息資源的使用范圍問題,現在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共同的熱點關注問題。
這項研究基于信息生成區域教學資源和對區域教學資源的共同創建和共享的現狀分析,并且正在開發一種共同學習資源機制。區域教學資源共同創建和共享機制已經被用到了實際生活中,發展共享機制的實際應用也在不斷改進,為了使教育信息技術和區域教學資源可持續發展,需要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議。
區域教學資源的共同創建和共享機制是指充分利用各種方法來實現所要達到的目標。促進學校的團結與穩定,以優化學校和區域之間的教育資源分配的平衡,建立一種和諧穩定,共同共贏的關系。區域教學資源調控機制有人為和環境兩種基本調控方式。人為調控主要指教育部門管理者對區域資源共同創造和共享資源進行調控。比如:教育部門從區域的發展戰略中發布相關法規,然后統一各個地方達到“共同創建、共享”一致。具有主動、自覺、宏觀的特點。環境調控主要是指以學校為主體的區域信息教育資源是否滿足有需要的資源建設程度來進行調控。具有自發、微觀的特點。他們各自都對區域教學資源的共同創建、共享造成了不同的影響,發揮了他們各自的用途[1]。
中國的教育資源管理系統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央一統的政府行為”。換句話說,就是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其職責控制了主要的教育資源。因此,為了確保區域教學資源的共同創建和共享,有必要將“政府行動”網絡劃分為單一的管理機制,并發展創新的資源管理。建立具有決策,組織管理等職能的行政機構。建立學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機構-學校”合作互動機制,而學校作為教育資源的主體,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讓學校參與創建和使用教育信息資源。另一方面又擴大了社會上人們參加的渠道,主要包括課程和教育專業人員、特殊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專業人員、大學團體、各種教育研究機構等,為區域教學資源的共同創建和共享交流提供理論支持[2]。
共同創建和共享教育信息資源的關鍵是如何管理資源創建與存儲和共享,集中管理和資源使用之間的關系,解決它們之間關系的前提是要創建一個共同標準的教育資源。
2002年,教育部教育技術委員會發布了《基礎教育教學資源元數據規范》,讓在線教育資源成為中國基礎教育的骨干。
由于許多原因,現在大多數的教學資源都存在統一的規范標準,因為大多數都認識到資源生產標準的重要性但是具體開發人員對規范標準卻一點都不了解。因此,要確保所有區域教學資源都可以共建和共享,就必須要制定規范標準。
首先,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培訓學校的技術人員,讓他們認識和了解規范標準,并形成規范標準的集體意識,提高對資源工作水平的認識。其次,區域內的每個學校都要以規范標準的要求來規范自己。最后,教育部門作為主導人員,基于教育資源元數據技術開發基本服務平臺或資源庫,要在學校之間能夠相互交換教育資源,以及相互訪問和其他一些功能[3]。
共同創建和共享評估機制區域教學資源利用教育資源和培訓評估標準處理教育信息資源的認證,對信息庫進行監控和質量評估,并有效地保證資源創建的質量,還提高了資源創建的水平。因此,制定科學和適當的評估教育和教育資源的標準非常重要。在區域教學資源建設中,由負責監督當地的教育管理部門,培訓課程、教育專業人員、教育專家,教育技術專家,學校技術人員等組成評估小組機構。根據國家相關教育標準和結合區域內的信息資源制定適合自己的一種教育評估規范標準,并形成定期評估。對培訓材料的結果進行定期檢查和驗證,并根據內容、級別和技術標準進行驗證和認證,選擇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此外,對待評估不過關的資源,要給予建議,以便他們可以進行更改和改進,提高區域教育資源建設的總水平。
區域教學資源要不斷發展,就要有自己的創新點,能夠吸引廣大人民并受到他們的關注。因此,要創建創新機制以實現區域教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所謂的創新機制就是我們必須創建自己的一些發光發熱的特點,只有這些特點才能讓我們持續發展。創新系統是區域教學資源動態發展的原動力和源泉。
在區域教學資源發展中需要從新課程、新理念中找到有用的點,把他們結合到理論思想中,并用它們來指導資源的設計和開發。資源開發的概念是自我更新。此外,資源的創建和共享需要創建一個``雙向交互資源應用程序引擎來管理資源應用程序,以滿足動態協作構建和開發的教育需求。促進資源創建和共享,發展創新資源[4]。
區域教學資源的共同創建和共享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很多關注。
其中,共同創建和共享研究已成為重要的研究內容。在區域教學資源的發展中,怎樣處理知識產權與收入分配之間的關系、怎樣解決教育資源規范標準和個性化建設加工之間的關系、怎樣協調各種職能之間的關系等等問題還要我們共同努力,找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進行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