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軍
(河北省隆化縣第二中學 河北 隆化 068150)
1.1 教師在教學方式的選擇運用上存在誤區。雖然很多教師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已經意識到了傳統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的思維上的限制,想要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來促使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但是在選擇的過程中卻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感受,進而使得教學方式的選擇上仍然不能完全地契合課堂教學需求。比如像實踐探究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提供的自由空間過多,缺乏對于學生的引導,致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逐漸形成了散漫的教學風氣。類似于這種教學方法選擇和理解上的誤區使得原本應有益于課堂教學的策略變得適得其反,不僅沒能發揮出教學作用,甚至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正常推進,從而使得學生的解題能力根本無法得到提升,打亂了課堂教學計劃的實施,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
1.2 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不夠清晰。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應該是教學的主體,但是仍然有絕大部分教師缺少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清晰認識,將自身作為教學的主體開展課程,在教學的開端就導致了教學定位的錯誤,在這種錯誤道路繼續前進,只會逐漸消磨掉學生的學習熱情,根本無法給學生帶來明顯的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學生在這種教學形式下處于被動教學的一方,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對學生的思維表達與邏輯能力的提升會產生嚴重影響,自然也就無法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嚴重的甚至會使得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所造成的后果更加不堪設想。
1.3 學生缺乏自主思維。有很多學生認為數學學科難,解決數學問題更是巨大的考驗,這都是因為學生缺乏自主性的思維,僅僅依賴于自己的主觀臆斷就對數學學科產生了畏懼心理,也不愿意主動地去對數學問題分析和思考,使得教學的推進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并且學生缺乏積極主動的思考,降低了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逐漸喪失興趣,更加的抗拒數學學科的學習。面對學生的這種錯誤思想教師必須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通過對學生思維意識的提升和完善來強化學生解題能力,同時還必須要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2.1 強化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難度其實并不過高,但是對于知識點考查的形式較為多樣化,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容易抓不準題目考查的知識點,從而給解題造成障礙。因此,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時,最首要的就是加強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牢固掌握各種基礎知識,有扎實的基本功保障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數學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通過對數學概念的滲透對基礎知識進行反復的強調,逐漸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應用各種數學定義定理,這樣學生在面對形式多變的數學題目時,就能夠快速地找出其中考查的數學知識點,進而快速地找出解題關鍵,靈活合理的應用各種數學概念來解決形式復雜的數學問題。基礎知識的掌握奠定了解題的基礎,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明白數學問題"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促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進而強化解題能力。
2.2 結合情境教學,降低題目的理解難度。學生解題能力差,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學生對于題干的理解程度不足,無法從題干中抽離出所考查的教學內容,也找不準題目中所包含的已知條件和需要求解的內容。針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提升其對于問題的理解能力,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數學問題并找出解題關鍵,建立起完整的解題思路。教師可以將實際情境與數學問題相融合,將數學問題帶入到實際生活中的場景,進而有效地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分析,降低數學問題的理解難度,使得學生能夠專注問題中的關鍵點,并找出對應的知識點進行解決。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學生能夠對于教學知識進行具體化的分析和理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提升自身的熱情,強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得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改善。
3.1 加強學生解題思路與教材有效的結合。目前初中階段的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教材的學習得來的。但是,初中數學教材在編制的過程中,數學知識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系不明確,沒有很好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并且,數學教材編寫中,沒有全面的考慮到每道數學題目不同的解題方式。
3.2 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現在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數學題目的研究和探索,使得每個小組內學生之間能夠開展有效的討論。同時教師還可以采取多媒體信息技術強化數學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在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后,進一步拓寬學生學習的視野。通過這樣的數學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不恥下問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使學生之間形成有效的數學學習平臺。這樣不僅能擴大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加深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數學成績,為學生日后深層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具有很好的積極作用,同時也能有效的促進當前初中生的思維。所以,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要有強大的心理,切實明白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不是一時便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是一項循序漸進且持之以恒的一個重要的過程。所以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解題能力的關注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充分的引導著學生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