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游
(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教育管理中心 廣東 東莞 523952)
近年來,我國政府和學校愈加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積極開展了職業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優異的效果??偟膩碚f,學校的素質教育把心理素質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人們乃至整個社會的整體生活質量。因此,為了促進素質教育,學校必須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內容,這也是學生德育順利發展的重要問題。
1.1 割裂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我國學校非常重視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機構和理論上投入了很多資金,堅持深化全面改革,提高人力資源教育質量的戰略建議,促進校園內的知識推廣活動。一部分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進行了分離,使學校的教育活動非??仗?,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而一些學校將心理健康視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并且在沒有系統的研究和學生心理學指導的情況下,只有心理健康知識會在道德課程中傳播,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也有一些學校將心理健康與思想道德觀念混淆,學生將心理問題視為錯誤的思想道德問題,并使用道德標準對其進行評估和糾正。這不僅打開了學生的心,而且降低了自尊心。如果學生拒絕“咨詢”,則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安全漏洞,從而影響學生的安全和學校的聲譽。盡管不應該等同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問題,但學校需要經常強調道德教育,將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限制在高價值上,并且單方面做使他們應該做和不能做的事情。識別并加強心理健康和德育。結果,道德教育失去了基礎,心理健康教育只能解決膚淺的問題,并沒有實質上的幫助[1]。
1.2 忽視面向全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現階段,中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治療而非預防。高等教育機構通常設有心理咨詢中心,但是由于缺乏明確的管理規則和協助措施,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知度較低,學生也不知道學校設有心理咨詢中心。此外,學校心理學家缺乏必要的素質和經驗,在與學生互動時無法獲得他人的信任,背離分析,并加劇了一般的心理問題,不僅不能為學生提供建議和支持,而且還會加劇問題。一些學校忽略了心理健康理論的介紹和解釋,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為了“克服了學生的心理障礙”創建的,忽略了所有學生對心理健康的常規教育。很多學生通過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比較而誤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因為這種扭曲的教學方法,學生無法進行優異的心理健康教育,也無法幫助學生適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2]。
2.1 融會貫通教學方法。學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旨在促進學生正確的心理和健康特征,并成為對所有學生具有愛國、聽話、法律和政治知識。為了彌合當今德育教育的差距,可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近距離生活教學方法,并在小組會議和講座之外應用各種道德教學方法。例如,將班級用作內部討論和辯論的重點,將分支機構用作小組成員進行自我批評和思想報道的單元,紀念當地烈士和名人的場所。通過改善外部環境,可以吸引學生,使他們完全融入課程,并在整個課程中一起成長。在學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可以鼓勵學生改變主意,并以具有道德經驗的意識不斷提高。很多學校已將心理健康教育轉變為一個獨立的教育部門,以學生的思想和政治素養為出發點和目標,支持“預防和治療”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同時提供教科書中的示例,弘揚他們的思想本性,同時傳播他們的心理知識。從心理健康課程上講解案例,以便學生在做出道德決策時可以有目的地評估自己,并展示其心理適應能力[3]。
2.2 整合培育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文化對個人的觀念、態度和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建立高等教育中的心理與德育相互協調的框架,作為內部主人,促進心理健康與德育的整合很重要,其主要方向是對學生豐富文化的教育??梢允褂眯@廣播、微信公眾號、微博和官方網站來提高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并使用學校輔導咨詢中的聯系信息來幫助學生,使學生可以在每種特定情況下獲得專業建議。為了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我們圍繞“認識我”、“認識你”、“你好”、“同學交流周”和“生活是珍貴的,負責任的”等表達周主題組織了文化活動。通過免費和自愿的課程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鼓勵學生認識自己,并逐漸發展出自尊、自愛和自律的優秀品質。學校應鼓勵學生組織適當的俱樂部,開發學生團體的內部資源,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支持,并創造一個和諧的校園環境。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克服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的障礙,促進心理健康與道德教育的融合,使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人性化和樂趣化。
2.3 搭建網絡學習平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必須更多地依賴互聯網,而學校必須使用互聯網來幫助使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的整合。網絡學習平臺的特點是時間短、內容簡潔、視覺沖擊力強、互動性強,可用于教授整體的心理健康和意識形態。學校還開發教育資源,開發一致的課程,并維護評估材料。在課余時間,學生會收到學校教科書,加強情緒控制,例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培訓、思想和道德學習等,可以在微型課程平臺上進行心理健康檢查,使學生可以在允許他們正確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的環境中保護自己的隱私和自我控制。將心理和道德教育納入教育的主要路徑是一致的計劃、準備和實施。通過創建用于個體化學習的網絡學習平臺,超越了計劃心理和道德教育活動的人為界限,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理想的、受過良好教育、道德的青年應著重于學習的質量和數量,以達到總體目標[4]。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息息相關。學校應重新考慮心理健康與德育之間的差距,重視道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響,促進兩者之間的聯系,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心理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