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溶斐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六十九中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3)
“得作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高考”,我校高三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不容樂觀:很多學生不重視閱讀,不重視寫作,文章邏輯混亂,論點不清晰,錯別字滿篇飛。教師在改作文的時候格外痛苦,辛苦改出的作文學生一點也不重視,面對這種現狀,如果不及時改變,學生的寫作能力永遠得不到提高。那么用一種什么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以議論文為例進行了作文“一事一論點一論證”的嘗試,從短篇開始培養學生如何定論點,如何論證的方法。
很多時候讓學生寫作文,學生的第一反應是“又寫作文”“800字太多了”“沒什么可寫的”面對學生的抵觸和反感,我首先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主,比如找一些比較熱門的話題,如:“老人跌倒到底扶還是不扶”的論證資料,給學生看關于“食品安全”的視頻,“冬天霧霾問題”的調查情況,以及學生比較關注的“高考制度”你怎么看問題。還有很多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也會作為素材放在作文課上講解。在敘述材料的時候盡量不加入個人的情感,讓學生能夠自己去考慮看待事件,有自己的想法。教師花大約10分鐘的時間來講述事件或者素材,學生可以分小組討論5-10分鐘之后按小組探討。學生因為對事件感興趣,所以站起來有話可說。而且同學們的發言可以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視角和看法,有的同學可以從其他同學的發言中受到啟發,有助于下一步工作的開展。經過大家的討論學生有話可說,而且字數要求很少,所以很多學生覺得完成這個任務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愿意去完成這個任務。學生愿意動筆去寫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學生在規定時間里寫好作文,老師及時的點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3.1 先讓學生當眾把自己寫的作文讀出來,當學生讀完后,讓其他同學們點評,說一說寫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寫的不完美的地方。教師再從論點,事例,論證方法的角度進行點評。可以讓學生得到及時的糾正,同時對寫作方法記憶會更牢。
3.2 課下一對一點評。課上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課下必須抽時間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點評。因為學生寫的都是短篇作文,教師改起來也會比較快,作文批改的時效性較強。對于問題比較嚴重的同學,通過這種“一事一論點一論證”寫作方式,可以更好的暴露出問題的所在,教師在面批的時候也會有針對性,學生在下次作文中也會有所側重。
3.3 將優秀作文進行展示。將寫的好的文章進行修改發到學生QQ群或貼在班級展示欄里。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寫作信心,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能夠得到老師的認可,更加愿意好好寫作,而沒有被選上的同學也會在寫作上多下功夫。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對寫作有了一定的興趣,開始有意識的收集素材,但如何使用素材又成了一個新的問題。很多學生只會把素材“堆砌”在作文中,所以第二階段重點訓練根據論證方法來選取事例、評價事例。比如“對我國文化遺產的態度”,建議學生采用遞進式論證法,先說自己層面的事例,再說社會層面最后說國家層面,再進行評價。再比如“手機的使用問題”“上網的問題”采用對比論證,這樣既可以教學生如何選取有用的事例又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考慮問題更加全面和深入。
最后一個階段的訓練主要目的是實現學生能夠寫一篇論點清晰,結構完整,語句順暢的800字作文。基于前兩個階段的訓練,這個階段如果給學生一則材料,很多學生能夠從材料中找到很多個寫作角度。這時教師需要指導的是幫助學生選一個最為容易入手的,事例最好找,論證比較清晰的寫作角度。同時指導學生在一個總論點下寫出幾個分論點,每個分論點再舉一個合適的事例進行論證。要給學生強調分論點的提出要準確,并且理清分論點之間的關系是相同的還是相對的。分論點之間是否相互有聯系。力求把每個分論點的“一事一論點一論證”做好。最后,在結尾加入綜述的語言,一篇議論文就完成了,而且作文基本不會跑題且結構完整。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很多學生從剛開始看到寫作文就頭疼,寫不出東西,到后面看到一則材料就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而且有話可說。讓學生實現能夠說得有條理,說得有道理,說得更充分。讓學生不再懼怕議論文的寫作。并能通過“一事一論點一論證”寫作訓練成為有想法的學生。而這些對于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寫作的高分顯得尤為重要!
但是任何一種新的訓練法在剛開始使用的時候又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選取素材的時候可以更貼近高考的熱點。學生在課堂上讀作文的時間比較緊,素材的如何更有效的積累等問題,都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一一解決和改善。
如果說800字的議論文寫作是一座大山,那么“一事一論點一論證”寫作訓練就是登上山頂的臺階,讓每位學生沿著這個臺階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寫作夢想。“一事一論點一論證”寫作訓練方法,不僅讓教師看到議論文教學的出路和希望,同時也切實有效的幫助學生做到能寫議論文,會寫議論文,精寫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