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中新
(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電化教育中心 陜西 商南 726300)
現階段,已經有很多教師將信息技術運用在教學當中,初中語文教學也得到了輕微程度的改善。之所以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與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息息相關。信息技術屬于新型教學模式當中的教學工具,然而很多教師仍然沒有從傳統形式教學中脫離出來,依舊以傳統形式教學方式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接下來,本文將針對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優勢以及應用進行具體闡述。
初中語文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存在著以下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課文中優美風景和雄偉建筑,給學生帶來極大的視覺沖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并且,在展示相關景象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穿插講解語文知識,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有趣的氛圍下學習到知識,實現寓教于樂。另一方面: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初中語文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語文知識外,更重要的教學目標是全面加強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如語言運用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等,與學生的思維發展息息相關。教師可以通過應用信息技術的方式查找適合于學生的各種案例,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樹立多元化的思維,起到發散的作用。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主要展現形式為多媒體教學技術,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應用策略。
2.1 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豐富初中語文教學內容。很多教師已經不止一次講同一篇課文,對于課文的講授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高。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向學生展示課文所描述的內容,引導學生盡情想象,并進行拓展教學[2]。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傷仲永》一文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有關教學視頻,讓學生感受天才的崛起和隕落,正如絢爛的曇花,盛開過后迎來凋謝。方仲永雖然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才能,但終究還是毀于其父之手,沒能綻放出更為出色的光彩。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若方仲永的父親并不是貪財之人,自發現兒子的才能后立即送往私塾讀書,那么方仲永又會有怎樣的成就呢?學生踴躍發言和探討,勾畫出方仲永的另一條道路,實現對課文知識的拓展,在此過程中,學生對于《傷仲永》一文的印象也在不斷加深。
2.2 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創建優質學習情境。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情境至關重要,直接關乎其最終學習成果,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方式為學生創建出優質的學習情境[3]。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茶館》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班級打造成一個“真實”的茶館。教師引導學生將教室的課桌拼成類似于茶館中的桌子狀態,組織學生扮演店小二、掌柜、客官等角色,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播放茶館的音樂,讓學生置身于茶館的情境當中,感知課文中角色的內心想法,初步了解茶館,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當中。然后,教師在此基礎上展示《茶館》的話劇視頻,因為學生正處于“班級茶館”的情境下,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對于課文的認識和理解將會更深。完成課文教學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課文內容進行探討,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深入解讀。
2.2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教學課件。課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現代信息技術運用方式之一,教師以課件的形式進行備課,通過播放課件的形式引導學生逐步學習初中語文知識[4]。例如,教導學生學習《智取生辰綱》時,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現智取生辰綱的具體情況。教師可以將課件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為楊志與老都管、虞候以及眾軍士之間的矛盾,為之后的生辰綱被劫埋下伏筆,課件需要體現出天氣的酷熱和楊志的嚴格要求,營造出楊志在天時、地利以及人和方面均不占優勢的情境。后半部分為晁蓋、吳用以及白勝等人智取生辰綱的經過,也是文章的高潮部分,白勝以誘人的白酒引誘眾軍士,后成功奪取生辰綱,教師需要通過課件展現出楊志的心理變化。以課件簡要呈現出課文內容,結合文字與相關圖片,加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向學生呈現相關影視視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現代信息技術的充分應用非常重要。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之前,教師需要明確信息技術的運用優勢,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創建出優質的教學情境,并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課件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