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江蘇省邳州市官湖鎮孫家小學 江蘇 邳州 221300)
我們都知道,與數理化學科追求“標準”不同的是,語文追求的是“妙趣”。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課程,不僅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工具學科而且還具有很深厚的分化內涵。很多時候,語文篇章教學中并無“標準”,不同的詞句段篇在這篇文章中是敗筆,在那篇文章中可能就是“筆走龍蛇”、“曲盡奇妙”。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幫助學生感受語文人文感和妙趣的鑰匙,只有學生擁有一定的語篇理解的能力,他們才能對語句段篇有著全面的認識,也才能啟迪他們的智慧,獲得真實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為此,筆者從“樂閱讀”、“會閱讀”、“思閱讀”三個方面談一談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策略,具體如下:
語文是學生從小就接觸的學科,所以對于他們來說語文學科毫無新意,學生很難對其提得起興趣。所以,要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就必須要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進而為今后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以及科學閱讀方法的吸納奠定基礎。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時,語文教師要從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兩個方面動腦筋,脫離“教書匠”的傳統教法,從而達到教學相長,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時,語文教師可以提前制作課件,用短小而震撼的視頻為學生展示我國鐵路發展的歷程以及我國鐵路現階段的顯著的成績,從而對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形成進行烘托。此外,語文教師再利用視頻為學生介紹拉薩的地勢以及修建鐵路的重重困難,進而激發他們對如何在拉薩這種特殊地區修建鐵路而一探究竟的欲望。如此一來,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才會懷揣著探究的熱情打開課本,走進拉薩,親眼去目睹把鐵路修道拉薩的壯舉。當然,除了在課文的教學中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外,語文教師還應該將眼光延伸至課外,合理運用“無課堂教學”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比如,開展“我愛神話”的故事會,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與搜集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并通過閱讀和理解,講故事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并在故事會上聲情并茂地講給其他同學聽;其次,還可以以某位名人為基石,引導學生去閱讀與該名人有關的歷史故事,并從中領悟到他們成功的秘訣,進而為自己的學習提供幫助。
傳統的語文篇章閱讀教學往往是基于某一語篇,教師以“滿堂灌”的形式讓學生跟著讀、跟著想、跟著解題的,這種方式使學生完全失去了閱讀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教學過于封閉,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閱讀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升。所以,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是要教授學生閱讀理解的方法和技巧。教授方法是引發學生“會閱讀”的前提條件,教師應該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語篇,教給他們正確的閱讀方法,再放手讓學生去感悟與提升。首先,語文教師要啟發學生找準語篇的中心句,只有抓住主題,學生才能準確把握語篇的內容。實踐證明,一篇文章的起始段落往往是主旨句段落,所以,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率先閱讀首段和末端,在有限的時間內攫取文章的大意;其次,語文教師也要教會學生如何根據文章的段落去理清作者的謀篇布局,也就是作者是按照什么邏輯順序創作的以及語篇中的過渡、照應、層次、詳寫和略寫;第三,教師還應該訓練學生根據文章中的遣詞造句,揣度和推斷作者的情感態度;第四,教師還要教授學生放下詞典,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以及代詞的指代。學生按照這些技巧和方法去展開語篇的閱讀,一方面可以掌握相關的字詞句,另一方面也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輸出。
“光說不練假把式”,應試教育下的“題海戰術”雖然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但是,對于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來說,多閱讀、多做題至關重要。多閱讀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海量的閱讀中感受漢字的形象、意會以及隱喻等。而多做題則是檢驗學生閱讀技巧的重要方式。通過做題,學生一方面可以實踐操作和鍛煉自己的閱讀方法,另一方面通過做閱讀理解題目也可以查漏補缺,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在閱讀理解過程中的不足與缺陷。基于此,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可或缺的環節就是借助語篇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完善學生的解題思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的《懷念母親》課文后的練習題中就有考察學生對課文細節的認識。比如,“我的祖國母親,我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中的“頻來入夢”是什么意思?在這里的意義是什么?面對這個題目,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頻來入夢”引入課文中,結合上下文去理解與感悟,才能真實感受到“頻來入夢”的意義,以及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顯然,只有通過習題的輔助訓練,學生才能真實地應用自己的閱讀技巧,也才能在以后閱讀理解的考題中全面完整地得分,為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成績提供幫助。
總而言之,閱讀貫穿于學生語文課程學習生涯的始終,甚至還會外延至其他的課程中,包括英語、歷史、整治等。所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是壓在所有奮斗在一線的語文教師肩上的重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生學習的語篇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策略,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前提下,教授學生正確地閱讀方法,并通過做題實踐,逐步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