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靜 江蘇省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
小學體育是打基礎的階段,雖然不會涉及太復雜的體育知識和技能,但這一階段的體育素養直接關系到學生一生的體育發展。籃球運動深受小學生們喜愛,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對籃球技術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籃球也在向速度更快、技術要求更高、身體對抗能力更強等方面發展。要想在籃球場有出色發揮,那就打牢基礎,練好籃球的基本功。那么,如何練好籃球的基本功,就成了一線教師面臨的艱巨問題。科學的教導小學生,練就扎實的基本功,并且因材施教,根據小學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指導籃球教學,會使小學生的籃球素養取得很大的提高。此外,學習籃球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小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因為籃球是一項集體運動,單個人只有在良好團隊的支持下才能發揮出最佳籃球技能水平,本文從籃球基本功的培養和團隊意識的培養等方面探討了小學籃球教學策略。
培養小學生的籃球素養,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們學習籃球的興趣,分析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身體條件,制定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籃球教學策略。在開展籃球教學時,除了籃球技巧的講授,團隊合作意識也非常重要。
要學好籃球,首先要有興趣。熱愛籃球的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偶像球星,我們欣賞球星的身體素質和籃球技巧以及他們的籃球精神。小學生們更加喜歡模仿和崇拜體育明星,所以我們可以以明星為榜樣,激勵小學生們熱愛籃球、學習籃球、掌控籃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籃球這項運動中充滿著汗水和磨礪,要想打好籃球,就必須有付出,要有球星們不服輸的意志,用球星們的勵志故事來激勵學生。接下來,我們要讓小學生理解自己為什么要學習籃球?怎么打好籃球?像許多著名籃球球星,如姚明、詹姆斯等,他們都十分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因此要用他們的例子來激勵學生,使學生們懂得一個道理:要想打好籃球,只有打好基礎,練好自己的基本功,一步一個腳印地刻苦訓練,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籃球技術。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籃球教學訓練的過程中,要遵循規律,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身體還未發育成熟。有些小學生對籃球興趣很高,但我們要注意他們的身體素質差異,訓練方法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為了增強學生的籃球能力,不切實際的加大訓練的力度、強度。如果這樣去訓練,其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除此之外,老師在訓練學生的過程中,要找到學生感興趣的地方,仔細觀察,了解學生的愛好,通過學生的興趣來教導籃球技術。可以舉例讓他們模仿球星的上籃動作、運球動作、過人技巧等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這樣他們更能夠集中注意力,從而大大提高自己的籃球素養。在學習了他人的籃球技巧后,要將其付諸實踐當中,在實踐當中檢驗自己的技能,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籃球素養。
籃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而是一項多人的運動,無論是哪一場的比賽,我們剖析比賽中最終獲勝的一方都是團隊協作能力強、失誤小的團隊,同時在團隊中也有著許多個人能力非常強的選手。所以在進行籃球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在教導小學生籃球基本功的同時也要注重小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大局意識,不要一個人單打獨斗逞英雄,因此要培養他們的默契度,經常性的進行一些團隊合作的訓練,讓他們在團隊練習中不斷磨煉和打磨自己的技術技能,優化自身的合作意識,從而不斷提高小學生的籃球綜合素質。
在小學階段開展籃球教學,對于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養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許多小學也建設了硬件設施水平較高的籃球場地,安排了充足的體育課時。但在籃球教學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活動規則約束太多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籃球的認知處于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籃球習慣和興趣為主,不能過多約束他們。因為小學生們天性活潑愛玩,過多的規則約束會讓他們覺得籃球不好玩。如果小學生在剛剛接觸籃球時覺得不好玩,那么就失去了學習籃球的積極性。但在小組比賽時,該遵守的比賽規則,必須知曉和遵守。
2.活動內容太單調
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小學籃球課就是隨便拍拍球、投投籃,忽略了小學階段是籃球啟蒙階段,是提升小學生籃球技能和培養良好團隊合作精神的關鍵時期。很多時候部分教師直接給每個學生發一個籃球,讓他們在操場上隨便玩,籃球課程沒有技戰術指導,也沒有體現出集體活動的特點。許多小學的籃球課都是一些很簡單的帶球跑和傳球練習,或者是隨便投投籃,小學生玩一會兒就覺得沒什么意思了,自然就對籃球課程失去學習興趣。教師沒有給予小學生們科學系統的籃球指導,導致小學生們在籃球啟蒙的關鍵時期沒有打好基礎。
3.缺乏團隊教學策略
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時,過于強調培養小學生的籃球技能,忽略了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一方面,教師覺得小學生們年紀太小,先打好籃球基礎更加重要。另一方面,教師覺得小學生目前還難以深刻領會團隊合作意識的重要性。因此,許多籃球課上,學生們一人抱一個球到處跑,或者一群人扎堆搶一個球,沒有任何組織性和紀律性。
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籃球活動的教育效果,培養小學生們的小組合作意識,成為一線體育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要想解決上述這些問題,首先要引入科學合理的活動策略和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小學生們的籃球活動興趣,樹立正確的團隊合作意識。小組合作模式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小組合作模式下,小學生根據個人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分為幾組,各自擔任不同的角色,鼓勵小學生們之間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籃球技能水平。
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教師要設置由易到難的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方式方法訓練籃球,逐步提升小學生的籃球素養。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小學生在課外堅持籃球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籃球素養。
任何一項運動技術的學習過程,都應該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規律,籃球教學也不例外。要想自己所學的籃球技術能夠在比賽中運用,規范的技術動作至關重要。同時為了使初學者能夠不被高難度的技術要求嚇到,從最簡單的技術開始學習也是很重要的。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分析小學生的長處和不足。例如中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模仿力強,接受能力強,但不愿意長時間的訓練某個單一動作。所以在籃球訓練中,要不斷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強化基本功訓練,并且可以逐步的增加一些過人的動作,不斷提高籃球的難度,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球能力和他們的綜合籃球素養。
1.控制籃球,找球感
在籃球技術中,培養學生球性和球感是學習籃球技術必須掌握的感覺。多和籃球進行接觸性的練習是掌握籃球球性或球感最簡單的方法。在課上或者課后,可以教授學生有以下幾種訓練方法,如原地低手控球、手指交換互傳球、持球頸腰繞、原地換手運球、原地胯下運球、背后換手運球等。
2.加強傳接球練習
學生學會了控制籃球,接下來就應該開展傳接球練習了。接球和傳球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訓練的方法要科學合理,一種是單手傳接球,另外一種是雙手的傳接球。在訓練傳接球的過程中,運動員要一直保持身體的正直,在訓練地點保持穩定。接下來,兩只手分別向兩方延伸,兩只手與肩同寬,接下來用左手將球扔向天空,用右手接住在降落的籃球。但在訓練中應該注意一些事項,不管是左手的拋球,還是右手的拋球,在鍛煉此項目,雙腳要自然開立,保持和肩部平齊,保持身體的穩定,更加有利于控制能力與反控制能力的增強。
3.攻防戰術和協同
學生掌握了行進間運球后,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進攻戰術、防守戰術、半場人盯人防守戰術、區域聯防戰術等練習。同時在技術動作的培養中,也要注意小學生的評價能力,在一些比賽中,小學生應該積極大膽地對自己隊友的動作和意識做出評價。通過這些評價,在下次比賽之中,能夠更好地提高自己,不斷地總結自己,使自己的籃球水平能夠更上一層樓。
籃球運動基本技術需要大量的重復聯系才能固定,這個過程其實比較枯燥。如果學生不能及時地體會到學習成功的樂趣,則很難繼續進行,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方法應當采取多角度、過程性的評價。多元任務模式設計的教學任務從最開始的零基礎開始,鼓勵學生參與,進而提高難度,讓學生產生疑惑,對標準的技術動作產生需求,教師再進行輔導,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學生能夠完成比較復雜或者高難度的動作后,其籃球水平已經得到很大的提高了。多元任務教學模式下,小學籃球訓練任務分為主線任務、支線任務和課后任務等。
1.主線任務設計
主線任務目標是對本學期學生能夠掌握技能的總結,必須要求有一定的難度。在第一次課就要對全體同學公布,讓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目前有哪些差距。有籃球基礎的同學,在完成支線任務和課后任務的情況下,能夠主動練習,沒有籃球基礎的同學,則需要在課外活動時間去練習。主線任務內容多以組合動作為主,例如傳、運、投組合,兩人快攻組合、攻防轉換組合等等。主線任務的評分標準要結合技能評定和完成度,測試時間放在學期末。
2.支線任務設計
支線任務是針對課堂練習時間,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練習,難度設置比較低,一般練習半個小時即可完成,讓學生有時間能夠練習主線任務。任務內容多以單個技能為主,籃球游戲為佳,例如投籃比賽、多人傳球等等。支線任務要隨堂考核,也可以固定課堂考核固定內容,使學生不輕易請假或者曠課。支線任務評分標準以完成度給分,完成即可,不需過多要求標準動作,保持課堂輕松愉快的氛圍。
3.課后任務設計
要想真正提升籃球技能,除了體育課上的練習,課后的拓展也非常重要。課后任務目標是為了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去了解籃球運動、參與籃球運動,設置一定的難度。課后任務在每次下課前公布,下次課提交或者給教師發送視頻提交。任務內容豐富多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并且對學生技能動作的固定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搜集資料、籃球比賽編排、罰球線連續進球、多人籃板接龍等等。課后任務不僅僅可以設置單人項目,也可以是多人合作項目,還要便于拍攝。課后任務評分如果是文字類任務需要按標準打分,如果是視頻類任務完成即可給分。
籃球運動是一門包含多種技戰術的運動,要想在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所有技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想使學生能夠養成終身體育運動習慣,能夠熟練掌握運動技術并且能夠參與才是關鍵,所以小學籃球教學不能僅僅在課堂上進行,還要延伸到課外。多元任務模式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課外任務模式,通過提交書面作業和視頻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完成,并對學生做出相應的評價。
在培養小學生籃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把握籃球特點,科學制定教學策略。籃球運動是由特定的技術動作組成,比如投籃、傳球等等。教師制定的籃球訓練項目應該遵循先易后難的策略,讓學生在逐步掌握籃球技巧的基礎上主動學習更加復雜的籃球動作,起到鼓勵學生保持籃球熱情的作用。
培養學生良好的籃球素養,教師首先要使學生的興趣與學習相統一,更加的熱愛籃球,并且在籃球教學中,采用先易后難和多任務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能夠不斷地進步,始終保持對籃球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