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河南省體育中學
什么是籃球戰術意識?簡單的說,籃球戰術意識即是運動員對籃球運動的理解。在日常籃球訓練中對籃球運動規律的掌握,對籃球技術的積累,對籃球比賽的感悟,綜合而成為運動員對籃球運動的理解。意識決定行為。籃球戰術意識主導運動員在場上的行為模式,影響運動員的思維方式,對運動員的具有導向、支配、反饋等多重作用。
客觀方面:影響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戰術意識形成的客觀因素較多,可大致歸為以下幾點。首先是教練員的教學方式和管理水平。教練員的教學對運動員有著直觀影響,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教練員在日常的訓練中缺乏對運動員戰術意識的培養,對戰術意識培養不夠重視,以及教學方法不當,管理水平過低,都會導致運動員戰術意識難以形成。其次是環境因素,主要包括訓練設施、設備、場地、器材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缺乏良好訓練設備和教學設施,不利于運動員戰術意識的培養,許多戰術內容停留在理論階段而無法實踐展開。此外,訓練內容不夠合理,訓練時間較短,隊員之間缺乏默契和合作能力,也間接對戰術意識培養不利。主觀方面:青少年運動員戰術意識難以形成,主觀方面的因素較多,如個人的學習力較差,領悟能力不足,缺乏觀察能力,意志力薄弱,抗挫能力較弱等等,都會影響到戰術意識的形成。除此而外,籃球專業技能水平、反思總結習慣及應變能力等,也會影響到運動員的戰術意識。
青少年籃球運動戰術意識培養,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歸根結底是戰術思維的訓練。運動員的戰術思維,對其行為邏輯有著明晰而準確的指導,而這種指導貫穿全場,且與隊友的節奏相互呼應,與對方的戰術相互克制。簡答的說,戰術思維引導運動員在球場的行為,運動員不會因為一時之間的得失,自亂方寸,在防守或進攻中能夠做到游刃有余,得心應手。戰術思維的訓練并非一日之功,在短時間內不能發生質的變化。培養戰術思維,需要運動員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籃球作為全世界流行的球類運動之一,風靡全球,擁有數量龐大的愛好者。籃球的發展成為一種文化,其中滲透和映射出的拼搏精神、進取意識、堅韌不拔的品質,影響著一代代的人們。因此,學習籃球戰術理論,應從籃球文化開始。對于青少年運動員來說,教練員還需要加強籃球規則和裁判法的教育,任何籃球戰術建立在比賽規則和裁判法的框架體系內,這樣有利于對戰術解讀做好鋪墊。青少年思維活躍,學習能力較強,往往能夠舉一反三。與此同時,對枯燥的說教缺乏興趣。因此,在戰術理論學習中,可通過圖片、視頻等,化抽象為具體,增強運動員的學習體驗。戰術理論并不是僵硬的記憶在頭腦中,在學習戰術理論知識后,應通過進一步的討論、交流和問答,促進理論知識的內化,使其牢牢深入運動員的大腦,變成習慣性思維。
運動員的籃球技術,是支撐戰術和實踐戰術的基礎之石。脫離籃球技術,任何戰術指導也只能是紙上談兵,緣木求魚。日常的技術訓練,如傳球、投球、帶球等自不待言,而技術與戰術的融為一體,在技術訓練中還需要側重以下兩點:其一,球場上的觀察能力培養。觀察能力是運動員籃球技術中的關鍵一項,而觀察能力的好與壞,對場上戰術的實現有著莫大關聯。在球場上,己方和對方的運動員來往穿梭,不斷變化位置,不斷發生干擾,不斷傳遞信息,此時,我們的運動員不僅要細致入微的觀察對手,還要放眼全場,觀察全局。在觀察的過程中,己方隊友的位置,對方的防守或進攻情況,要能夠了然于胸。一言以蔽之,時間感和空間感要不斷強化。能夠在不起眼的地方,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完成需要完成的戰術要求。其二,球場上的預判能力。任何戰術都不可能完完本本的實踐在球場上,而球場上不斷變化的陣型,突然發生的情況,不可預知的事情,都會對戰術指導發生影響。因此,作為運動員,在技術訓練中應加強預判能力的培養。球場上的預判,一方面是需要了解己方隊友的位置,通過隊友的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等,了解隊友的意圖,和隊友做到心心相印。另一方面,要學會預判對方的意圖,知己知彼,知悉對方的意圖,對戰術的提升利莫大焉。
個人有個人的性格,團隊有團隊的風氣。青少年戰術意識培養,應注重團隊風氣建設,而積極樂觀、勇敢頑強的團隊風氣,無疑對戰術意識的培養和戰術的落實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團隊是籃球運動員身處的小環境,因而團隊的風氣對團隊和個人的精神面貌、自信心理、責任擔當等眾多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深遠影響。團隊風氣建設應從以下方面做起:其一,環境影響人,創造人。球場上,我們需要一往無前,敢于拼 搏的團隊,在己方不利的局面下,在己方失誤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相互激勵,相互團結,和衷共濟。我們的運動員應學會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尊重而不是抱怨隊友。反之,當節節勝利時,當取得理想成績時,要做到謙虛謹慎,切忌不能在內部形成自大自滿的風氣,而目空一切必然會阻礙團隊的進步。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團隊風氣,應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其二,個人與集體,集體與個人。要具備集體榮譽感。勝利屬于大家,同理,失敗也屬于大家。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思想。在日常的訓練中,各司其職,做好自己是基本功,而取長補短,善于發現和提出隊友的不足,敢于發聲為團隊負責,這樣的團隊才能快速成長起來,戰術配合也能夠在開誠布公的交流中得到升華。
籃球比賽時,運動員處于信息集中交匯的中心點,場上面對競爭對手,要做到盡可能多的觀察和傾聽,盡量獲取信息。比賽時觀眾席上的吶喊聲、呼叫聲相互交織在一起,對場上的運動員有著程度不一的心理干預和影響。事實上,有的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中,能夠做到全心全意,全程投入,不被外界信息干擾,表現優異。但是,在籃球比賽中,由于球場內外干擾因素較多,在沸反盈天的環境下,運動員的心理波動較大,繼而導致的發揮失常比比皆是。除了環境因素之外,面對競爭對手,在己方處于不利局面時,有的運動員心慌意亂,而越是心里發慌,越是手足無措,失誤率大大提升,甚至于對戰術的掌握,對隊友的位置,對自己的下一步行為,都變得猶豫和模糊起來。戰術得不到貫徹執行,戰術效果大減,自己一方自亂陣腳,獲勝的概率微乎其微。因此,戰術意識培養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將戰術意識培養與心理素質訓練結合在一起。訓練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應從抗壓能力培養切入,在日常的訓練中加大壓力,讓運動員習慣于高壓環境,在長期的適應中習慣高壓,習慣嘈雜的環境。此外,對于不同性格的運動員,應注重其性格秉性,因材施教,使其在場中能夠保持頭腦清醒,冷靜的面對比賽,冷靜的分析比賽。
籃球場上,一個人的橫沖直撞,不管不顧,不需要文化知識,不需要知識素養。然而,一支球隊要想取得不斷的進步,想要做到親密無間的配合,想要實現攻防戰術的快速切換,理應加強運動員的文化水平。我們知道,籃球不是一個人的表演,是群體性、團隊性的競技活動。隨著籃球事業的不斷發展,球場上的戰術日新月異,運動員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換言之,不具備文化知識,沒有良好的學習能力、領悟能力,對教練員所教授的內容就沒有辦法有效的吸收和消化,轉換到球場上,執行力無疑大打折扣。籃球不是莽夫粗漢之間的對撞,球場上處處閃耀著智慧的結晶,散發著知識文化的魅力。青少年在籃球訓練中培養戰術意識,要能夠做到快速領悟教練員的指導,能夠自由而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能夠理解隊友的意圖,而無論是語言交流還是肢體動作,無論是戰術理論還是日常訓練,都需要運動員具備扎實的文化知識。除此之外,青少年在不斷地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理應提升文化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自我反思,自我總結。因此,在培養青少年籃球運動的戰術意識時,應加強文化知識教育,促進運動員長遠發展。
青少年籃球訓練中培養運動員的戰術意識,應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的進行。在日常訓練中引導運動員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夯實籃球運動技能,樹立良好作風,加強心理素質訓練和文化教育,從而達到“攻必克,守必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