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涼市教育局
隨著近年來全國各地學前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甘肅省農村新建了大量幼兒園,但是農村幼兒園面臨規模小、辦園質量差、辦園條件簡陋、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本文以平涼市為例,對當前甘肅省農村幼兒園發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客觀的分析,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數量多、規模小。我市農村幼兒園呈現數量多、規模小的特點,且地處偏遠、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市縣農村幼兒園情況類似。
2.師資力量薄弱。目前我市每個農村幼兒園平均僅僅只有2名專任教師,且專任教師中學前教育專業的專任教師占比不到50%,專任教師專業水平較低且配備不足;我市農村70%的幼兒園沒有專任園長,全部為小學校長兼任園長;農村幼兒園管理權、事權、財權全部依附于小學,發展自主權極度受限,發展積極性和后勁不足。
3.辦園條件簡陋。我市農村幼兒園生均圖書9冊,遠遠小于城市幼兒園人均圖書數;戶外玩教具匱乏、種類單一,大部分戶外僅有一兩件中型爬梯;保教設施不足,尤其是保育方面的保健室、消毒燈、保溫桶等設施設備缺乏;農村幼兒園廁所大多與附屬的小學共用蹲廁,沒有獨立的廁所,安全隱患較大。
4.辦園質量不高。農村幼兒園辦園層次低,大部分存在混齡班教學;以游戲活動為主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不足,存在重教輕保、“小學化”教學等傾向。幼兒園園本教研、園本培訓基本未開展,辦園質量較低、辦園水平不高。
5.辦園經費不足。受收費標準低、在園幼兒少、物價上漲、聘用教師等多項因素影響,農村幼兒園資金短缺運轉困難,大部門農村幼兒園陷入經費不足、辦園條件難以改善、辦園質量難以提升、發展后勁不足的惡性發展困境。
6.獨立的辦園體制尚未形成。由于非獨立機構在人、財等方面,村級園由鄉鎮學區統一調配人員和下撥相關經費。這一現狀和問題,一方面使村級園辦園自主性受到限制,難以調動村級園尤其是鄉鎮中心園的發展積極性,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園園長任命的隨意性,不利于農村幼兒園規范辦園。
7.存在大量空巢幼兒園。平涼市目前有空巢幼兒園70多所。空巢幼兒園的出現一方面造成了大量公共學前教育資源的浪費和流失,另一方面加大了農民送教的成本,不利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1.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農村幼兒園聯合一體化辦園模式。可推行由鄉鎮中心園園長統一管理所屬鄉鎮所有村級園的辦園模式,實行一個鄉鎮所有幼兒園聯合一體化的辦園模式。中心園園長由縣級教育部門任命業務素質、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學前教育專業骨干教師為中心幼兒園園長。
2.提高辦園質量,推行片區管理結對幫扶工作體制。建立學前教育片區管理結對幫扶工作長效機制,每個縣(市、區)將本地城鎮優質示范園確定為幫扶責任園,每個責任園負責一個或者幾個鄉鎮的農村園,實行城鎮幼兒園幫扶鄉鎮中心幼兒園、鄉鎮中心幼兒園幫扶村級園的模式。
3.提高教研水平,建立農村幼兒園互聯網+網絡教研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讓互聯網與學前教育教研教改進行深度融合,建立縣域內農村幼兒教師網絡教研平臺,所有鄉鎮幼兒園與城鎮幼兒園定期利用網絡平臺集體同教研、同備課、同探討、同開發本土教學資源。
4.提升辦園層次,推行農村幼兒園日托制建設。加大各級政府財政投入力度,切實改變村級園簡托制辦園帶來的“重教輕保”和保教水平低下的現狀;利用3-5年時間,逐步實現全省規模較大鄉鎮中心園和農村園日托制全覆蓋,全面提升農村園辦園層次和保教水平。
5.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幼兒教師培訓以及補充力度。建議各地建立本地高校(高職)委托培養幼兒教師的模式,委培學生畢業后定向到鄉鎮幼兒園工作不少于5年,切實解決幼兒教師短缺問題。此外,還可加強本地高校與當地幼兒園的教研和實踐課程的互動。
6.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學前教育經費保障運行工作機制。一是各級政府單列財政預算,在教育事業經費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學前教育事業經費。二是核撥公用經費,根據各地公辦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和政府財力狀況,確定幼兒園生均經費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標準。三是設立專項經費。
7.理順辦園體制,創建農村園獨立的辦園機構。開展鄉鎮中心幼兒園和較大規模村級幼兒園組織機構代碼申辦工作,為農村幼兒園辦理獨立的組織機構代碼,減少農村幼兒園人、財務、權方面受制于學區帶來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