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浪縣紫荊中學
高中政治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思政素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加強學生思政教育,思想政治教學要聯系實際生活,更新教育理念、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同時,注重教學的實效性,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精心備課,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目標最大化。在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談培養學生思政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策略。
思政教育對于學生的發展尤其重要,而高中思想政治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的綜合性、活動型學科課程,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思政課須以提高學生的思政學科核心素養為重任,肩負起培養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光榮使命。
1.采取案例教學,提高學習興趣。在高中政治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案例教學可以通過趣味性強、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案例,讓學生充分探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案例教學中,課程導入非常重要,教師要利用案例教學的優勢,將課本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1]。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高中一年級政治下冊《商品服務市場和消費者》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購物經歷。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思政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分析高考試題,研究教學重點。高中政治教學中,大量的理論知識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將課本知識具體化,方便學生理解掌握,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2]。在高考思政考題中,也有很多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題目,教師通過分析歷年高考思政試題,可以調整教學重點。如從2016年全國I卷中可以梳理出“一帶一路”“精準扶貧”等考題的關鍵詞,這需要教師有意引導學生通過關注社會時事,培養責任感、使命感。教師是傳授知識的先導者,要尊重、了解學生,根據學生不同的理解能力,進行分層教學,有針對性地提問,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3.創設情境教學,提高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將思政核心素養的學習與真實情境有效結合,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通過體驗的方式,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能力,培養良好的品質[3]。如針對熱門的“扶不扶”問題,可以讓一名學生扮演摔倒的老人,另一名學生扮演路人,路人路過時發現了摔倒的老人,是扶還是不扶呢?由學生自主對話,教師從旁引導,進行最終點評。通過這種情境教學,可以考查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關注生活中的時政和社會要聞。教師可以將國家科技、軍事等領域的重要事件作為愛國教育素材,引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素材,讓學生充分培養家國情懷。或以學生身邊的榜樣、典型人物為例,引導學生發現真善美,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能作出正確的理性判斷和行為選擇。
4.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教學中,教師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學生無法獨立思考問題,就難以自己解決問題。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習方式更主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用設問的方式引出教學內容,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政治二年級上冊《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時,教師在講課之前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故事,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內容,設置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課件上的問題。學生在分析、思考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培養思維方式和分析能力,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實現培養學生思政核心素養的目標,就需要教師明確教學方向,豐富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式,將思政核心素養滲透到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不斷提升高中政治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