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原縣南區小學
創新思維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一種思維方式。創新思維是創造性學習知識的具體體現,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然而,對于正在成長的小學生來說,要突破固有思維的限制,結合已有知識,創新地思維非常不容易。這就要求教師要營造創新的氛圍,搭建創新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的機會,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隨著教學活動的推進,逐漸得到提升。
小學生往往對教師有一種崇拜心理,教師的言行是學生模仿的藍本。從這個意義上分析,教師的創新行為、創新意識必定會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有直接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傳統教育理念,不斷修煉自己,提升業務能力,以新思想、新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在教學中不斷實施創新教育。這里的“創新”不僅包括教學理念的創新,還包括教學方法的創新,更包括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理念的創新是指,教師積極學習新課改提倡的新思想、新理念,掌握其精髓所在。在教學中,結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以其精髓指導教學方案的設計,使其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指,改變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可以采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以開展小課題的方式進行;還可以在生活中實踐,和父母一起總結、歸納等。教學內容的創新是指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改編、整合、調整和完善,使之更適合自己的學生,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在開放式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圍繞特定的學習主題,盡情地發散思維,在對知識透徹理解的同時,提升創新思維能力。可見,開放式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創造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當然,這里的“盡情發散”和“豐富想象”不是毫無根據的天馬行空,更不是盲目的異想天開,而是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創新。
比如,教師教學完一個知識點后,要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提出具有挑戰性、啟發性、針對性、綜合性、創新性、開放性的問題后,鼓勵學生大膽地想一想、議一議、試一試。之后,學生之間互相討論,驗證自己的想法。如此教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透徹理解,并能夠領會其中蘊涵的思想方法,進而實現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教學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要積極鼓勵,即使有理解上的錯誤或者思考不全面的地方,也要積極鼓勵學生創新思維的行為和勇氣,并委婉地提出中肯的意見或者建議,為學生糾正錯誤想法提供指導和幫助。
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通過合作學習展開。由此可見,合作交流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就要在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上下足功夫。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1.營造合作交流的氛圍。合作交流是人與人之間交往互動的重要形式,很多活動都需要團隊合作來完成。教師要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讓他們從內心真正認同合作交流。
2.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教學時,教師要選擇大于學生個體能力、小于集體合力的問題,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進而獲得成功的體驗,使其體會到合作交流的益處,從而逐漸產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3.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合作交流活動。教師的積極參與也是調動起學生合作交流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因此,在學生合作交流時,教師不能置身事外,而應該巡回走動,在學生思維的卡殼處、討論偏離主題時、討論氛圍不夠友好時,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
4.對合作學習的結果要及時評價。評價學習結果不僅僅是為學生明確指示,更重要的是表明教師的態度,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在評價學生合作學習的結果時,不僅僅關注合作討論的結論正確與否,還要關注學生合作討論的過程,尤其對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想法的學生或者小組,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以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信心。
總之,要學好初中數學知識,學生要擁有較高的創新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創新思維的氛圍、搭建創新思維的平臺、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當然,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很多。教師要多歸納總結、善思考創新,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