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寶強 成都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我國在體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曾經經歷過艱難的旅程,“先天不足”“起步較晚” 一直是我國體育事業在國際中的代名詞,但是,隨著經濟實力的穩步提升和全社會對體育事業的關注,我國體育事業逐漸向現代化和科技化邁進,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代,是具有體育人文精神的新形勢,要發揚好二者之間的聯系,成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動力。
眾所周知,體育是一個與人體運動密不可分的領域,人體運動具有科學性和規律性,許多有關體育科學的理論和社會活動都是體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一個擁有體育知識和實踐經歷的人,能夠成為人文精神的傳播者和建設者,要想讓體育事業朝著現代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就必須正確引導民眾的體育認知,加強人體運動與體育事業現代化的聯系,從實際生活出發,不斷培養體育科學與人民生活之間的文化情懷,更新運動員現代化訓練體系,加強其在體育賽事中的競爭力、爆發力和忍耐力。
體育文明是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精神風貌和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體育能否跟隨時代潮流不斷更新和完善自身發展內涵決定著一個國家能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日常的訓練和體育賽事中,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將體育人文精神和增強國家競技體育實力緊密聯系在一起。比如,在運動員比賽前可以進行具有儀式感的宣誓活動,在進行大型比賽之前舉辦升國旗等活動,在平時的訓練中,教練也可以為運動員講述一些為國爭光的賽事例子,潛移默化的將他們的行為和表現與國家文明和體育事業的發展聯系起來。
隨著運動技術的不斷更新,科技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運動員競爭意識的日益強烈,許多地區或機構為了能在比賽中得到較好的名次,擴大自身發吸引力和競爭力,不惜讓運動員使用違禁藥品去贏得名次[1]。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 “公正、公平、公開” 的體育界共識,更重要的是其破壞了體育比賽的秩序和規定,對社會公德和體育人文精神都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惡劣影響。因此,在加強體育人文精神的建設和培育體育事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全社會要共同抵制這種不良行徑,摒棄狹隘的實用主義,真正做到體育精神的繼承和創新。
在二○○八年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中,張藝謀為開幕式設計了一場具有 “中國元素+體育精神” 的雙重視覺盛宴,不僅將中國的傳統樂器列入其中,還將本來難以產生聯系的毛筆、武術、大鼓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這使體育現代化的創新達到了新的高度,也給世界其他國家展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人文精神。因此,要想在體育事業中實現人文精神迸發和現代化事業邁進,就必須依托于中國元素,將 “中國特色” 變成二者產生聯系的紐帶和橋梁[2]。
體育不僅僅是人體運動層面上的概念,它從屬于心理、體態、道德文明和精神健康等多個領域,對公民身心健康和社會化進程都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有助于公民樹立良好的生活態度和精神風貌。在體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成員通過積極參與運動、安排日常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等活動加強與別人和社會的互動和聯系,在與他人不斷合作的過程中,強化了集體意識,培養了公民的溝通和交際能力[3]。
綜合上文所述,在體育人文精神的發展過程中,公民的社會化能力不斷增強,其中包括:生活技能、競賽規則、社會規范等多種方面。通過體育現代化的遷移和強化,社會化程度較高的公民則會將自己在體育運動中鍛煉所得的意識和觀念遷移到日常生活中來,貫徹和落實體育精神和人文精神,帶動競技體育走向普遍化和低齡化。因此,要想真正維護好發展好建設好體育事業,就必須從人文精神和現代化能力兩方面著手,帶動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