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坤 伊川縣中等職業學校
在體育課堂中加入體能訓練,既是中職體育課堂教育教學要求,又使學生全面發展需要。中職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認識體能訓練的重要意義,響應復合型人才培養要求,在教學實踐中采取有效對策推進中職體育體能教學的有效開展。
必要的體能鍛煉,能夠打開學生身體的各項機能,緩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各項壓力,讓學生的身體得到最大限度的舒展、運動。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促使學生形成健康運動的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康體格[1]。
體能鍛煉的有效開展,考驗學生的耐力、毅力、創造力、想象力等,需要學生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的尋找快樂、突破自我、挖掘潛能。且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鼓勵,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促使學生形成合作意識,對學生多個能力的培養有著獨特作用。
有效的體能訓練能夠讓學生在進行反應、靈活運動的過程中實現自身智力的發展,讓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運動狀態。這能夠激活學生的智慧因子,對開發學生的智力,促進智力進步也具有積極作用。
在參與體能訓練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品味到可貴的堅持、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體會失敗應對的方法。實際上這都是學生職業素養發展的有力補充,也能夠促進學生道德的良性發展。
開展體能訓練,必須要有階段性,不能揠苗助長。尤其是中職學段的學生他們的體能素養發展較差,一上來進行高強度、高難度的訓練,極易造成他們的抵觸情緒。就傲視應當有規律的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進行體能教學。
學生之間具有層次性,教師不能 “一刀切” 一概而論的開展體能訓練,這樣會導致學生之間存在不同的體能訓練感受,而且不能縮短學生之間的體能差距。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體能發展差異性,遵循多層次原則,針對開展體能訓練[2]。
正所謂 “量變產生質變”。中職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能訓練是必須定性訓練與定量訓練相結合,這樣才能夠發揮體運訓練的效果,改善整個訓練氛圍,從而實現量變到質變的轉變,提高體能訓練的有效性。
創新是體能訓練開展的重要原則,要求在體能訓練計劃上創新、體能內容上創新、體能訓練方法上創新。只有確保每個體能訓練都具有創新性色彩,與時俱進,學生的體能發展才更科學,體能訓練才能夠以創新為輔助真正落實到位。
在認識體能訓練重要性,明確體能訓練原則的基礎上。中職學校體育教師開展體能訓練就必須抓住重點,有效落實:
要想安排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計劃,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就要從實際出發,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做體能計劃確定。教師必須明白學生的體能訓練是一個金字塔式結構,第一層為一般體能,即關節活動、靈敏協調、核心穩定,第二層為專項體能,包括爆發力、速度、力量,第三層為專項技巧[3]。
華中科技大學投入檔案信息化建設經費520萬元。以服務外包的形式與企業開展合作,5年的時間里,已實現館藏檔案數字化500多萬頁;目錄100萬條。已基本實現檔案的數字化利用,極大地得高了服務效率。高校檔案館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與學校辦公室、教務處、學生處、研究生院、財務處、基建處、人事處等學校主要職能部門,尚未建立系統的對接,無法實現增量電子檔案的收集,導致電子檔案數據的不完整。加強與全校各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是今后高校檔案館必須要努力實現的方向,整合學校的信息資源,更好地為師生做好服務。

表1
這決定了中職體育教師在設定體能訓練計劃時要按照金字塔進行體能訓練,具體如表1 所示。
教師應當遵循著以科學訓練要求,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訓練情況,做具體的體能訓練計劃確定,保證計劃的科學性和指向性。
教師要豐富體能訓練的內容,不要將體能訓練局限在跑步、跳遠、單一的力量訓練上。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的訓練疲勞情緒,反而不利于學生參與體能訓練。其主要訓練內容可以包括如下內容:
(1)進行基礎型體能訓練:基礎體能訓練較為簡單,目的是打開學生的身體各項機能,屬于初步訓練范圍。包括俯臥撐、仰臥起坐、雙杠臂屈伸、速度跑等。這些訓練鍛煉學生的力量、柔韌度、爆發力、耐力,更多的處于 “激活訓練” 狀態,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能訓練需要進行選擇。
(2)進行專項型體能訓練:專項性訓練難度較大,其訓練內容相較于基礎性訓練發生了質的轉變,它具有針對性,具體針對某一個體育運動或者學生某一個體能鍛煉的需要。
如對籃球運動的學生進行專項體能訓練時,可以采用 “折返跑”“全場快速運球跑”“變速跑訓練” 等多個內容;如對跳高的學生進行專項體能訓練,則包括 “平跑速度”“彎道跑速度”“弧線跑速度”“杠鈴練習”“三級跳” 等。這些訓練更具有針對性,且內容豐富。
(1)利用準備活動,開展體能訓練:準備階段需要學生打開身體的各項開關,目的是調節學生的肌纖維,避免在后續運動中出現運動損傷。
該階段的訓練方法主要是慢跑,通過慢跑加熱內臟器官。或健美操,通過頭部運動、擴胸運動等打開學生的身體?;蚶爝\動,對身體每個肌肉群組進行拉伸,都能夠為后續的體能訓練做好準備。
(2)利用游戲活動,開展體能訓練:為了讓體能訓練充滿趣味,激發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積極性。中職體育教師就可以引入體能訓練游戲,以游戲讓體能訓練與玩樂相結合[4]。
如開展 “拉人角力”“撕名牌”“速度競賽” 等。這些趣味多彩的游戲活動能夠吸引學生們參與其中,同時有所側重的鍛煉學生的耐力、速度等,能夠輔助體能訓練的進一步開展。
(3)利用小組合作,開展體能訓練:為了讓學生們獲取體能訓練的動力,讓學生們相互配合、相互提升。中職體育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們在小組內搭配進行體能訓練活動。遵循 “同組異質,異組同質” 原則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分組的基礎上,讓學生們互相幫助,也是體能訓練開展的重要方式。
如在進行身體拉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兩兩一組,互相幫助壓腿、壓背;如在進行耐力訓練時,教師可以讓小組共同跑步,相互鼓勵。
(4)利用現代科技,開展體能訓練:現代科技的出現打開了體能訓練的大門,為體能訓練提供了新的路徑。一些有條件的學??梢约哟筚Y金投入,用現代科技輔助體能訓練的進一步落實,給學生別樣的體能訓練體驗,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提高體能訓練的有效性。
如有的學校可以利用VR 設備或者X-box 主機游戲設備等,讓學生們在游戲之中進行體能訓練,這樣的體能訓練具有聲像集合色彩,能夠提高訓練效果;如學??梢岳媒∩磉\動環、數字運動計時等多種方式,來監督檢測學生的體能訓練情況,做及時的體能訓練調控。這樣充滿現代色彩的體能訓練,具有創新發展性,能夠進一步推動體能訓練在中職體育課堂的落實。
為提升學生體能訓練的興趣,讓學生愿意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到體能訓練課堂上,中職體育教師就要采取多元評價方式,實現學生體能自信培養。
(1)建立過程評價:中職體育教師不要以最后的體測結果作為學生體能發展的評價標準,而應當將評價目光放在學生長期的體能訓練過程上,考量前一階段和后一階段學生的體能素養發展狀況,對學生的體能素養進行橫向對比判斷。這樣的評價才更貼合學生的體能素養 發展實際,能夠了解學生的體能實際情況,所獲取的評價結果也更具有反饋指導教學意義。
(2)采用鼓勵評價:教師要時刻鼓勵學生參與體能訓練,對學生的訓練方法、訓練態度等及時的予以肯定。這樣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與鼓勵,能夠獲得體能訓練的成功體驗感,其積極情緒發展、自我價值肯定提升,自然能夠以較為積極的姿態投入到體能訓練活動中,配合體育教師開展體能訓練。
為真正培養為社會需要的大量人才,中職學校就必須在促進中職學生學習能力、專業素養發展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健康意識,要開展必要且有效的體能訓練,從多角度確保體能訓練的落實效率。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中職學生的體質健康,實現體育教學目的的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