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雙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中強調“學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課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傳授美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狀況”。網球項目作為高校專項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德育元素的挖掘及運用對于提高體育思政教學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網球項目的高雅性決定了運動員的著裝,最為典型的是四大滿貫之一的賽事—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該項賽事規定運動員全身必須為白色服飾。不僅對運動員,裁判員也應著標準的裁判服裝,如polo衫、長褲等。由此可以看出,對于著裝的要求不僅能夠讓參與和觀看的人群尊重該項賽事,也體現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德育內涵。
網球作為三大貴族運動之一,有其特定的約定俗成的觀賽禮儀,如:在比賽之前應提前到達規定位置,比賽過程中不得隨意走動;在運動員比賽時不得發出聲音,加油助威只能在死球狀態下進行;手機等電子設備需調整至靜音狀態;不得將嬰兒和寵物帶至比賽場地等等。通過對網球禮儀的解讀可以發現,各項觀賽禮儀細則中都能彰顯嚴于律己、責任感意識、公俗良序等社會正能量。
賽前熱身練球過程中主動幫對方撿球,撿球過程中不能暴力及球球。對方幫自己撿球后要主動表示感謝。在正式比賽過程中每次發球前先觀察對方是否準備好接球,遇到自己狀態不佳時不能說臟話,不得故意擊球至賽場運動員或觀眾,比賽結束后主動與運動員及裁判員握手。通過對賽前及賽中禮儀進行歸納可以發現,前及賽中禮儀中的合作意識、公平正義得到充分的體現。
當前高校網球教學中普遍存在重視網球技能的教授,把關注點放在正反手擊球、發球、高壓球等技術動作方面,從而忽視網球禮儀方面的宣傳,尤其是在初學者中的撿球禮儀、信任制比賽中的謙讓禮儀等與學生切身相關的禮儀教育。
學生體育聯賽、班級比賽等單項網球體育賽事組織過少,網球社團、網球運動隊、學生會、專項班沒有形成良好的聯動機制,導致學生學習落不到實處,學習內容過于分散,沒有形成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規范性,部分教師對于思政教育的理念意識不夠重視,在實踐中容易忽略禮儀方面的宣傳教育。
重視網球項目禮儀細節方面的梳理、歸納、總結和提取,發掘網球專項知識體系中的科學的價值觀,全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依托教“金課”比賽、優質課程宣講等形式,引導教師和學生關注網球文化,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和科研重塑,打造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多位一體的育人體系,是網球文化深入人心,充分發揮其育人價值。
實踐是強化意識的有效途徑,通過廣泛組織網球賽事,如陽光體育大聯賽、院際學生網球交流賽、大學生網球錦標賽、地區高校網球邀請賽等體育賽事,讓學生將網球禮儀運用到實踐中去,將知識傳遞、能力提升和價值觀培養進行有機統一,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效的結合,在實踐中不斷擴大網球禮儀的普及力度,使學生在享受網球運動項目之余能夠潛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和人文素養。
教師作為課程思政教育的主要傳遞者,對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科學合理的設計、課堂氛圍的調動、師生關系的建立、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能力方面要加強意識培養,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投入。借助學習通、大學生慕課網等教學軟件,篩選世界頂尖運動員的精彩視頻集錦、體育明星效應、網壇著名事件等進行實例教學,讓學生切身感受網球運動禮儀。
網球項目蘊含豐富的育人元素,不僅是網球禮儀,網球比賽中的謙讓、競爭、不服輸等體育精神也在影響著學生的精神面貌。無論是教師還是相關領導,都應該從思想上建立起網球育人的意識,將網球文化與體育知識相結合,將體育理念與運動技能相結合,挖掘網球項目的育人內核,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提高網球禮儀的影響力,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將思政育人落到實處,為學校和社會培養綜合性人才增添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