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彬 劉繼祥 唐山師范學院
入黨教育培訓在大學生入學不久進行,培訓時間早,次數少,導致在后期想發展成為黨員的大學生對入黨具體流程認識模糊,加之每個學校甚至每個學院對發展黨員資格要求有差異,對后期想發展的大學生形成信息壁壘。其次,入黨教育培訓內容淺顯,偏重理論介紹和思想啟蒙,忽視了入黨流程介紹,以致很多同學不清楚入黨的程序性要求,導致在提交入黨申請書,競選入黨積極分子等環節中出現文件格式錯誤,培養教育和考察時間不足等問題而錯失入黨的機會。
現今,高校中從事黨務工作的專職人員較少,更多是兼職人員或者學生黨員。因此,高校黨支部缺乏充足的時間、精力完善較為僵硬化的入黨評價標準體系。由于如今就業、評獎評優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的入黨動機產生了功利化的趨勢。而在實際中,入黨標準一般多以學習成績、民主選舉作為較為主要的量化標準,缺少了關于入黨積極分子的入黨動機和思想狀況的量化標準,這一機制不符合黨對黨員入黨動機純潔性的要求。
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活動主要是通過黨課類的理論教育來學習中國共產黨的理論知識,這種灌輸性的學習方式,學生的互動性和參與性較低,學生對于枯燥的理論知識興趣度也較低,沒有使黨的培養對象真正參與進來,沒有實現開展學習活動的目的。社會實踐能夠切實讓培養對象在親身體驗中服務群眾,深刻理解黨全心全力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但現實中,黨組織的學習活動由于課時緊張、資源欠缺、資金不足等原因缺少相關的社會實踐。
一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牢牢把握為黨育人的正確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項目設計、平臺建設、資金配置和人力投入都應該圍繞學生黨建工作來開展。將學生黨員的數量和質量作為檢驗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核心指標。思想政治工作要主要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員發展教育教育、黨員作用發揮等來開展。二是學生黨建工作要密切聯系大學生的成長實際。黨建內容不能過于空洞抽象,遠離實踐,要貼近大學生“細”“小”“實”的生活,借助于日常管理工作,實現黨建工作的無縫滲透。三是發揮學生黨支部在學生管理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樹立一切學生思政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職責,增強學生黨支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覺意識,同時為支部開展好工作創造必要的條件和平臺。
一要加強分析研判。堅持將學生黨建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整體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研判形勢,分析問題,科學施策,不斷明晰未來學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目標、方向與路徑,并及時將學生黨建工作中的經驗做法、思路舉措及時固化為統一的指導意見,形成學生黨建工作的制度文件。各院級黨委要協同黨政力量,科學確定學生黨員發展指標,確保學生黨建工作有規劃、有部署、有檢查、有落實。二要強化工作協同。推動黨委各部門之間和黨政部門之間的工作統籌,強化組織員、班主任、輔導員、德育導師等力量統籌,建立學生黨建工作定期研討機制,組織部、宣傳部、學工部、研工部、團委等部門定期開展工作研討,協同聯動,一體推進學生黨建工作。三要落實工作責任。抓細抓實院級黨組織、學生黨支部、學生黨員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的責任。強化學生黨建工作在院級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中的比重,明確工作清單、細化考核指標;建立全員、全覆蓋的學生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制度,增強學生黨員骨干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要強化入黨動員,注重政治引領。充分利用一年級作為大學生入黨動員的黃金期,加大對大一學生的工作滲透和對入黨申請人的培養考察力度,引導學生在提升專業認知的過程中,強化入黨認同。建議由一名教師黨員和一名學生黨員共同擔任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聯系人,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工作,從培養聯系人身份的角度入手初步解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過程中認同感不強的問題,讓他們既做學生學業上的導師,又做政治引路人。二要優化黨內教育環節,提升黨員培訓質效。優化黨內教育課程體系,明確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的教育重點,聚合全校各類優勢教育資源,形成全鏈條遞進式的黨內教育培養方案,切實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要優化黨員發展流程,建立黨員發展過程量化指標體系。嚴格對照中組部黨員發展流程,從思想修養、模范作用、服務奉獻、群眾基礎、專業素質、能力拓展等方面建立黨員發展過程指標,并進行量化賦分,作為入黨對象綜合表現情況的鑒定,得分情況作為確定發展對象的重要參考。
綜上所述,大學生黨員是當代青年中的佼佼者,創造力、活躍性和發展潛力都是驚人的,是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生力軍。他們的發展質量關系到黨和國家的未來,因此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視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問題,大學生本人、學院基層黨組織、高校黨委和各部門應多方配合、共同努力,積極構建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