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 鄭州市金融學校
現如今,中職教育逐漸被社會所重視,可以為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加快我國教育行業發展速度。伴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中職教師逐漸改變教學理念,真正實現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不僅僅重視專業技能的培訓,還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開展體育教育不僅可以提高身體健康水平,還激發思維能力,開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體育特長。當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潛能的激發,使其對體育產生興趣,敢于面對困難,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1]。
由于中職學校的特殊性,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壓力,導致其極易產生抵觸心理。而體育教學可以有效改變這一現狀,讓學生的壓力得到釋放,并能通過適當的體育比賽,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體育教學形式多樣,類型豐富,學生具有更多的機會展現自己的特長,端正學習態度。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進行適當的運動可以有效改善人們的思維情緒,提高身體素質。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運動能夠加快學生的心跳速度,促使學生大腦中內啡肽的產生,而這一種物質能夠強化學生的幸福感,避免學生產生消極心理,使其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學習態度,更好地面對生活,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促使學生長期處于樂觀心態。
相對于其他階段的學生,中職學生具有較強的特殊性,此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不聽取教師和家長的勸導,并且當教師進行嚴厲的批評時,會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對學生未來發展產生影響,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基于此,需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互動次數,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防止出現抵抗學習的現象,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若想達到以上目標,要求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禁止一味地要求學生,導致學生上課積極性下降,還會促使師生關系惡化。當師生關系處于良好狀態,學生會主動向教師闡述自己的內心想法,這時教師應認真聽講,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之后對其進行心理健康引導,促使學生處于健康的心理狀態。
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若想達到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相關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利用當前先進技術,不斷挖掘體育教學資源,使其可以在保證體育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心理健康課程可以分成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其中理論教學主要講一些關于體育和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夠發現兩者之間的聯系,而實踐教學主要進行實際演練,通過適當的運動,改變學生心理活動軌跡。
基于此,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實踐教學為主,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能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達到最初目的。譬如,當對低年級學生展開教學時,應從基礎心理健康課開始,而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靈活選擇,促使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知識,充分了解有關于心理健康的內容,調節自己的心理情緒[2]。
同時,教師應將基礎體育和心理健康課程設置成為必修課,并實行考核制度,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核,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之后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從而達到預期教學目標。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對社會具有較高的好奇心,并且抵抗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極易產生負面情緒。針對這一現象,要求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上課情況,對進行開展合理的心理健康引導。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要求教師能夠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相符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保證學生可以充分吸收教師所講解的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并要在每個教學內容中設置針對性的教學規定,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基于此,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形式,譬如可以讓學生進行競賽,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各項體育項目比賽,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其有成功的喜悅、失敗的不甘等多種多樣的心理體驗,可以顯著強化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學會自我調節。通過在體育課堂進行心理鍛煉,促使學生能夠熟知各種情緒的特點,并且通過教師適當的引導,快速消除不良情緒,使其身心健康發展,可以在未來學習和生活中,采用合理的方式調整情緒。
當前,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想正確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應不斷豐富體育教學內容,迎合學生當前興趣愛好,真正實現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但實際上,中職學校的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學的影響,導致對體育課堂不重視,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促使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嚴重下降,并且大多中職學校不能投入較多的資金,購買相應的教學器材,缺少教學資源,學生不能在體育課堂中進行充分的鍛煉,教師未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引導,無法將體育課堂的價值體現出來。若想有效改變這一現象,需要中職學校管理者加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使其認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3]。
基于此,管理者應提高對體育教師的要求,端正其工作態度,使其具有較高的責任心,將自身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中職學校還要投入適當的資金,完善體育教學基礎設施,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改變課堂氛圍,能夠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各種體育設施融入教學中,重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拼搏精神,以及團結能力,讓學生可以在體育教學中加深對情感的了解,使其在生活和學習中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面對每一天,避免消極情緒的出現。若出現一些委屈或不滿,應第一時間向朋友、教師等傾訴,釋放消極情緒,降低心理問題出現的次數。
當學生處于中職階段,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間,這個階段學生生機勃發、朝氣蓬勃,并且追求個性。而與其他教學課程不同的是,體育教學可以將學生的個性體現出來,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所學知識展現出來,增強其自信心。每個學生學習方式存在天壤之別,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存在較大差別。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正確看待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避免出現差別對待的情況,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要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當網絡上查找有關內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個性得到發展,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引導,使其形成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
隨著新課改工作不斷推進,逐漸加強對素質教育的重視,要求中職學校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相對于其他課程,中職體育課程包含較多的體育運動,并且蘊含體育精神,促使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應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不要一味地進行講解,而忽略學生對體育知識掌握情況,采用適當的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中,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基于此,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將自身引導作用發揮出來,起到帶頭作用,為學生做個良好的榜樣,通過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讓學生能夠端正學習態度,調整學習心態。同時,應結合學生興趣愛好,針對性開展體育教學,提高學生參與熱情,為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譬如,可以將與課程有關的心理有效引入到教學工作中[4]。
中職學校若想更好地在體育教學中引導學生心理健康,應從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方面入手,使其能夠加深對心理健康內容的了解,科學合理的制定教學計劃,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心理健康引導效果。基于此,需要中職學校管理者重視此項工作,投入適當的資金,定期對教師展開系統性培訓,并邀請專業人員對其進行講解,確保教師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具體工作中,提高教學水平。同時,還應加強與其他學校的合作力度,實現資源共享,并對體育教師搭建交流平臺,實現各個學校的教師共同交流,找到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的最佳教學方法。另外,應借鑒其他學習的教學經驗,之后根據學校自身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擴寬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視野,使其真正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增強責任心,高質量高效率開展體育教學活動。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基于此,要求中職學校應重視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并能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力度,培養學生自我調節能力,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做好學生心理健康引導工作,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