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建洲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什社中學
體育是人類社會發展中,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體身心的發展規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達到增強體質、提升運動技術水平,實行思想品德教育,豐富社會文化生活而實行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是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專門的科學領域。偉大領袖毛主席曾提出著名口號:“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毛主席還提出:“增進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學校體育教育任重道遠,責任重大。不論是體育的本質概念或者是偉人的偉大論斷,我們都能明晰體育教育對于中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下面淺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中學生處于身體成長、成熟的關鍵時期,科學實踐證實,經常參加鍛煉的青少年比不經常參加鍛煉的青少年身高要高6—12厘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骨骼結構和性能發生變化,可對身高的增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體育鍛煉,肺活量增大,肺的彈性好,還有助于呼吸機能增強,代表心肺功能工作能力強;體育鍛煉能有效促進人體循環系統的機能改善,對血液質量提高起到積極作用;更重要的是體育鍛煉能促進大腦皮質神經細胞的興奮性、靈活性和耐久性,使學習、工作處于最佳狀態,且維持較長、更長時間。合理的體育鍛煉還能提高人體自然殺傷細胞數量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從而有效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抗疾病能力。
近年來,青少年抑郁癥已引起社會和專家的普遍關注,而且青少年抑郁癥似乎向著更普遍更廣泛的趨勢發展。體育鍛煉能使學生在運動出汗的同時,負面情緒得到宣泄和轉移,源自于學習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壓力在激烈競爭的運動中得到釋放,身心情緒在活潑歡快的運動中得到調節,有助于學生在團隊協作、互助互勵中消除陌生感、孤獨感,忘卻生活的煩惱愁苦,在志趣相同的伙伴中、在賞心悅目的運動中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也有助于學生自我完善,提高自信,增強拼搏意識和自尊心。從而避免和減低抑郁的發生。這也是青少年面對人生、生活,處理人生壓力困惑正確而有效的解決方式。
體育鍛煉能激發大腦皮層興奮性和靈敏性,這已經為社會所公認,體育鍛煉還能給大腦提供必要的充足的營養和氧氣,這是身體健康的前提,也是人體正常、出色工作的前提。體育鍛煉可以使運動中樞興奮而使視覺、聽覺、語言等與學習相關的中樞神經得到很好的休息;而讀書過程中,大腦皮層興奮增強、抑制力提高,使頭腦保持清醒,使思維靈活敏捷,從而保證高效的學習效率。所以,體育鍛煉和課堂學習并非對立的存在,而應該是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的。
毛主席曾說過:“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育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育運動,可以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有助于培養學生集體觀念,幫助學生消除思想上的顧慮,增強必勝的信心,鼓勵青少年以飽滿的熱情參加,鍛煉體質,增進友誼,培養集體主義。觀看國際重要體育賽事,看起來少了體育鍛煉,卻又是對青少年榮譽感,甚至愛國情操的培養。室內體育課,對運動項目的介紹,對規則的掌握,也是豐富青少年課余生活,形成高尚良好興趣愛好的重要內容,有助于養成運動習慣,增強體質,豐富生活。而不至于迷戀手機,沉迷網絡,影響健康,影響上進心。
思想政治課是交給學生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走正確的人生之路。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但,體育課也可以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教給學生規則意識、法制意識、勞逸結合,從而使得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社會教育在學生心中確立。加強學生孝親敬老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可以融入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我們黨的革命歷程和國家建設歷程教育,以及先進的社會主義特色文化教育,引導學生走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之路。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認識到“鍛煉塑造健康體魄,拼搏贏得完美成功人生”的道理。學生的成長、成熟、成才不是某個方面或某門課程就可以決定的,體育課融入思政教育也勢在必行。我們需要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融入到每門課程中,當然包括體育課教學。在此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也要不斷變換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做到新鮮、靈活、有實效,潛心教育,用心育人,樂教善教。另外我們還需要改變基礎教學設施和傳統教育方式方法,建立一支可親、可敬、可靠、可信的教師隊伍,而且要具有敢作敢為的擔當意識,這樣我們的體育思政課才能開展的有聲有色有為有效。
近年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陽光體育工程,更好的開展了學校體育教學,增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了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豐富了校園文體生活,加強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學校體育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發展,接下來,我們應該做長遠規劃,不只在學生身體成長和性格塑造方面追求結果,還應該在學生價值觀、人生觀方面謀求發展。我們應建立長效機制,切實從學生身心發展和促進德育智育發展角度發揮學校體育的功能,把學校體育提高到新的歷史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