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男 遼寧工程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開展育人計劃,致力于培養具有現代思維和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針對體育教學現狀及發展路徑進行研究,高職院校需真正認識到新時代背景下育人的標準與需求,正確認識體育教學的現實價值及意義,以此端正教學態度、擴展教育思維,積極創新體育教學模式,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擴充,確保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獲得健康、規范、現代化的發展。
相對其他科目來說,體育確實是學生比較喜愛的課程之一,但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喜愛僅是因為體育是在課堂外舉行的,學生在這樣的空間下,其自由性更強。但是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這主要是由于高職體育教學存在著內容單一、枯燥、乏味的傳統問題,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更多的是在進行相關基礎的練習,教師并沒有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作用和意義,也沒有開展相應的拓展性資料學習,更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只是對學生進行相關體育活動的引導。這樣的教學模式,即便學生參與到其中,也沒有構建知、信、行的行為模式,因此,學生不了解自身進行體育訓練的意義,從而沒有動力開展體育訓練。
高職院校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主要是在課堂與操場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在課堂上講解必要的理論知識與運動注意事項,并在操場上進行實踐操作,雖可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不利于學生系統掌握技術要領,也不能實現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標。學生作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受體,他們對學科的認可度、接受度、喜愛度,將會對最終的教學效果與質量產生直接影響。而單一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根本無法調動其學習熱情,更不能使他們自主且長期地堅持體育鍛煉。
即使在科技相對發達的今天,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對體育動作要領的教學,仍然以示范及講解的形式為主,這僅適用于小組內教學而不適用于班級授課,且整個過程單調乏味,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教師可以基于新媒體形象化和具體化的特點,打造更生動有趣的體育課堂,改變學生體育學習的思維理念。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融入新媒體技術,能適當結合聲音、圖像等元素,讓學生身體的多個感官接受刺激、一起參與學習。這不但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動作技能的效率,而且可以增添其學習樂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當擺脫傳統體育教學方式的影響,立足新時期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夠擺脫單一教學方式的局面,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參與到體育學習當中。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熱身活動之后,就圍繞操場跑步,這種方式顯然不是學生喜愛的體育學習方法,也不是學生需要學習的體育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將枯燥的慢跑內容變為熱身小游戲,比如,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布置一些彈跳、拉伸、快走的任務,讓學生對小組中的表現進行評價。除此之外,在教師進行體育技能教授的時候,也不要呆板地進行示范,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一些分解動作并對一些經典的動作和一些難以完成的動作進行反復觀看和訓練,加深學生的理解,再帶領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體育技能和體育鍛煉的習慣,在理解之后再實踐,通過實踐進一步強化理論認知,從而著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認知和體育實踐素養,從小具備健康的體育習慣。
體育訓練方法以及訓練形式,對學生在體育訓練的過程當中有著重要的指向性作用。因此,多元化體育訓練方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那么,教師便需要重視自身的教育訓練方式,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從而不斷的進行豐富創新,增加體育訓練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進行訓練時,能夠掌握相應的體育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感受到體育訓練的實際意義, 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訓練興趣。那么教師可以在開展體育訓練的過程當中采用情景訓練方式,將體育訓練帶入到實際生活當中,來觸發學生獨立思考。當體育訓練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首先學生便能夠從實際生活當中找到與之息息相關的一些問題,從而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分組對抗的訓練方式,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來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體育訓練過程當中,如羽毛球比賽、籃球比賽、接力賽等。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激發出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訓練過程當中提高自身身體素質。
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都存在著差異性,在體育訓練方面,無論是耐力,還是理解能力,協調能力等都大不相同。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訓練時,應當對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有充足的掌握。這樣便能夠在制定體育訓練內容是結合學生的實際來創造出更加豐富且科學的訓練內容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訓練需求。此外,在體育訓練過程當中,教師也要能夠循序漸進的實施。強度過大不僅會導致學生因身體疲乏而產生厭煩心理,同時還有可能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受到傷害。訓練強度過小,會使體育訓練無法達到效果。因此,在制定訓練項目時,教師要能夠權衡考慮,讓學生從簡單的動作開始逐漸加強,在這個過程當中對學生的體能進行考核,了解學生的訓練程度,從而進行逐漸的提高,使學生在體育訓練當中身體素質得到加強。
綜上所述,針對當下體育課程內容缺乏現代元素、教學模式單一固化等問題,高職院校應基于正確的教育決策,實施正確的目標管理,大膽融入新理念、新元素,構建具有現代特色的新型體育教育模式,助力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可持續發展。基于此,要組織學生充滿熱情地參與體育訓練,培養具有堅毅品格、良好社會責任感和身心健康的全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