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圓圓
(河南省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當前,英語作為全球通用的語言,在現代社會中是十分重要的,其成為小學教學中的一門必要學科。雖然在小學中已經開設了英語這門學科,但在長時間的實踐過程中,問題也不斷地展現出來。
1.1 只重視語法教育,忽略了口語訓練。新課改中提出,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口語訓練重視起來,然而當前教師卻把重心放在了學生應對應試考試的能力上。小學生的年齡還比較小,在語法的記憶上比較困難,這就使得學生的英語成績有下降的現象,在教師看到成績下降后,就會增加對英語語法的講解,而忽略了口語訓練。
1.2 學生缺乏獨立學習生詞、句子的能力。在課堂上,學生不能夠自己根據音標讀單詞,對生詞的接受能力也比較差,所以教師需要花費時間帶學生學習新單詞和句子,這就阻礙了英語教學的進度。
1.3 教學評價的方法還比較落后。課堂評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評定依據。新課改雖然進行了改革,但教師依然將書面測試作為檢驗教學成果的方式。在這種教學檢測的方式下,教師和學生都將重點放在了應試能力上,從而忽略了對口語語法訓練和日常寫作訓練的能力,這樣的學習方法反而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
1.4 對英語不能產生興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難用到英語,所以小學生可能會認為學習英語并不是很重要,再加上英語教師在課堂中的教課方式過于單調,學生聽不懂教師講授的內容,最終使學生厭倦學習英語。
2.1 確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小學英語教學在講課時應當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入手,將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作為目標,再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語感、語法以及能夠自己掌握、學習一些英語新知識的能力。教師在講課前應當準備好前期的教學工作,設計好課堂活動,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
2.2 創造一種良好的語言環境。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中需要為學生創造語言環境,從而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讓學生能積極地學習英語。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跟學生進行一些簡短的對話,以此來訓練學生的聽力和口語。在對話中切記語速要慢、發音要清楚。在課堂中如果可以,教師要盡量不說中文,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在回答問題中理解。而在課堂開始之前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交流,如“How are you? ” “Fine,thank you.” “How is the weathertoday? ”等等,這樣的方法一方面能讓學生加強對英語語法的記憶,另一方面也能活躍課堂氣氛,給下面要進行的英語課堂 建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比如,在六年級的課本中有一節是Buying clothes, 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就可以假設一個場景,Alice 和她的媽媽來到商場買東西, 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 演, 如 a 扮演 Alice,b 扮演 Alice 的媽媽,c 來扮演售貨員,進行 對 話 : “What can i do for you? ” “I’d like to buy a dress.” “Which dress do you like,the blue one or the pink one? ”等,在 對話中這些語句就能自然的進行講授和學習, 學生也能學習 到各種單詞。
2.3 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封閉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需要使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特點制定這個班級特定的教學方法。比如,低年級的學生更應該抓住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他們這樣的特點選擇一些比較豐富的課堂活動,如唱英文歌、做有關英語的小游戲等等;高年級的學生就應該注意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可以通過板書、放錄音、多媒體等多種方法進行輔助,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2.4 攻克英語學習的障礙。學生在對英語學習的努力沒達到效果時就會喪失自信心,從而產生了很多的心理障礙。首先,教師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與學生構建良好的關系。其次,隨著年級的上升,英語學習的難度也加大,教師也要注意學生的一些心理變化。最后,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讓學生的成績都能有所提高。
英語教學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英語教學的地位獲得了學校和家長的肯定,很多家長均主張孩子在小學階段便開始接受英語教育。很多小學英語教學均對于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和質量較為困惑,無論如何,想要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必須要注重及時開展教學反思和總結,明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同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會存在大大小小不同的問題,還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級。相信通過教師的不斷努力,教學質量一定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