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鷹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中學 福建 漳州 363000)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教學,多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生活,真正成為課堂生活的主體。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教師要注意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運用問題情境創設教學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理論作引導,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物理素養。
高中物理具有較強的探究性,傳統物理課堂中以知識傳授為目的教學方法,難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在新課程改革后,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更加注重教材知識、理論知識和實踐探究相結合,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基于此,探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應用問題情境進行教學。
當前,物理教學仍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高中物理教師與高中生面臨的重要任務仍是應對高考。分數是教師最看重的要素。因此,制約了教師探索創新教學方式的動力。物理教師在進行問題情境教學過程中由于經驗不足,經常碰到各種問題,教學活動開展的并不順利。
高中物理學科屬于一門包含大量實驗的學科,很多的知識內容需要使用實驗的方式才能有效地展現出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使用問題情境的方式和實驗教學方式相結合,構建問題教學情境,有助于提高物理學科實驗的趣味性和實踐性,讓學生積極主動深入到教學環境中,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
2.1 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做到知識和生活的結合。物理學科是一門和生活密切相關,緊密相連的學科。能夠幫我們解決許多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一定要以物理教材為依據,與生活進行密切的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的價值。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物理的興趣。如,在學習第十五章交變電流時,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對變交電流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每家都需要用電,特別是在裝修新房子時都會布置電路。教師可以引入此問題情境進行教學,讓學生仔細回想在生活中布置電路時的一些具體情況。學生初遇此問題,會有很多地疑問,教師應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詳細解答。以此,讓學生感受到物理課堂與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進而激發學生能主動地學習物理。
2.2 教師可以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增添課堂樂趣。當下的物理課堂比較呆板枯燥,物理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比較傳統,課堂氛圍如死水一般安靜。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進,物理課本內容更豐富多彩,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活躍課堂氛圍。物理教師在教學時要加強課堂的趣味性,進行趣味性的問題情境設置,使學生能在愉快活躍的氛圍中開心地學習物理知識。如,在教學第十七章“光的傳播”這一課時,光的知識比較抽象。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問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視頻或圖片,讓學生更真切地感知光的存在。教師也可利用手電筒的光和鏡子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折射和反折射的實驗,盡可能地豐富課堂活動,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2.3 教師可以創設實驗性的問題情境,讓物理知識變得直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物理實驗課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實驗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進行實驗,并掌握課本知識。實驗教學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本上出現的物理知識,能讓學生對此有深刻地印象。如,在學習第八章機械振動和機械波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物理實驗室進行一節實驗課程。教師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后進行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從而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機械運動的物理知識,讓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更直觀易懂。
2.4 教師問問題要循序漸進,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物理知識比較難懂。隨著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斷增強,教師在進行問題情境教學時,要循序漸進,依據學生的水平進行問題的提問,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自豪感。從而讓學生在后期能更有信心學習物理知識。
總之,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問題情境教學是適合學生發展的有利教學方式,值得學校不斷進行推廣和普及。在問題情境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采用,讓物理學習課堂變得越來越活躍,讓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不斷被激發,也使物理知識的學習變得越來越簡單。從而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也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水平,應重視問題情境模式的應用,將傳統的直接知識傳授方式,轉變為以問題提出形式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進行自主發揮的機會,創建問題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