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彩彩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園林小學 青海 大通 810100)
在小學的音樂教學中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模式起到了積極地作用。隨著教育的不斷變革,我們對于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重視程度不斷地提升,與此同時很多國外優秀的教學方法也漸漸得沿用到了我們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都希望能夠提升音樂教學質量。而在音樂教學改革中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模式和新課改的音樂教育理念形成了完美的契合。為此我們需要對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的方法進行探究,從而提升當前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為了能夠更好地探尋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模式具體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途徑,我們首先需要對這種體態律動教學進行一定的了解。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是由美國的著名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提出的。在他就任日內瓦的音樂學院教師時,他發現了日內瓦音樂學員的學生在演奏中技術和音樂的表現感受力出現了嚴重的脫節。于是他從連接我們大腦想象和肌肉表現之間的內容進行分析,構建出了這樣的一種音樂教學模式。而在進行這套教學理論的探究中,達爾克羅茲還結合了哲學家盧梭還有現代舞蹈的創造者鄧肯的相關理論。為此在達爾克羅茲教學法中包含了三個主要的方面,即體態律動、即興創作和視唱練耳。這三個當中就提到了體態律動這一內容,他要求我們的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借助于身體動作去表現音樂中的元素。除此以外視唱練耳主要是要學生通過肢體動作來表現特殊的樂譜,通過音階、旋律等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而即興創作則更加側重對學生進行創造力的培養。在真正的音樂教學中,三者是彼此滲透的,缺一不可。
2.1 借助于游戲式教學的教學模式。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理念中,我們可以借助于游戲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比如傳統的拍球訓練或者是跳繩等等都是可以帶入到我們的音樂課堂中的。另外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我們的游戲式音樂課堂我們還可以通過快速反應這種游戲模式進行教學。所謂的快速反應主要是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通過一些口令或者是即興得演奏還有一些手勢作為信號,然后讓學生根據對音樂節奏的變化感知做出一些動作反應的活動。總之我們的教師為了能夠喚起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興趣,可以積極地開展這種游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把握體態律動教學理念的內涵,借助于身體動作和音樂節奏的結合來進行音樂課程的學習。
2.2 注重音樂節奏的表現。節奏是音樂中重要的部分。比如一些比較舒緩的音樂可能表現出來往往是嚴肅和悲傷的,而一些比較快節奏的音樂可能是活潑的、熱情的。所以在音樂課堂中我們的教師要借助達爾克羅茲音樂律動,讓學生更好的感受音樂的節奏,讓學生形成自主體驗的意識。例如我們在學習人音版三年級《草原上》時,因為這首歌曲是一首描繪牧民和草原的歌曲,教師在講解中可以讓學生了解音樂的背景,讓學生理解草原人民對于草原的熱愛。但是如何才能夠讓學生去感知音樂的節奏呢?比如我們可以讓學生模仿雄鷹進行飛翔,有的學生會一邊跳一邊飛,感受音樂中洋溢的歡樂。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在歌曲的配合下進行動作的展示,有節奏感的去表現剛才的這首歌曲,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更好的感受了這首歌曲的節奏感和音樂感。
2.3 強化學生的音樂感。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理念中提出了學生在進行音樂欣賞中完全可以通過肢體動作去表現自己感受到的音樂內容。比如我們聽到了音樂中的高音,那么我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向上去伸展自己的身體。同時將我們的手平放在胸前,去感受中音。而當我們聽到了低音的部分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身體稍微向下傾斜,去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等等。為此我們在音樂教學中需要借助于體態律動讓學生的音樂感得到強化。例如我們在學習人音版三年級《放牛山歌》時,在讓學生欣賞完了音樂后我們需要提問學生,讓學生根據聽到的音樂感受相關的內容。另外讓學生通過身體模仿音樂的音調。這樣有效的訓練了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
總之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是一種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理念。這種教學理念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興趣。為此我們需要對這一教學理念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找到更好的途徑,讓學生的音樂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