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蓓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中學 江蘇 揚州 225200)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科目,同時也是一門文化課程。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對于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教師對于在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價值也有了更多的認知。基于此,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將英語教學和傳統文化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為英語教學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首先,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能夠讓學生對漢語以及英語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有更多的了解,讓學生能夠從語言思維上區別英語和漢語的不同,避免學生出現表達中國式英語的情況。其次,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能夠使英語教學中的內容更加具有豐富性[1]。在目前的教學中,英語教學的內容主要是圍繞閱讀、寫作和聽力這些內容而開展的,卻很少涉及口語方面的內容。而通過傳統文化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更多的興趣。最后,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發展。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對中西方的文化進行對比,對傳統文化的優勢有更多的認知,從而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揚。
2.1 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日常英語課堂。文化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使學生的文化意識得到不斷的增強。首先,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為學生展示一條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諺語或者警句。在備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教材、教參或者網絡中的內容來深入的剖析教材,然后將滲透傳統文化的切入點找出來。在每節課的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一個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諺語或者警句[2]。同時,諺語的內容還要與教學的內容有關聯,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并且讓學生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品質。比如,在學習“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導入時為學生介紹“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益友難得)”這個諺語,將學生自然的引入到本課的學習主題中。
其次,教師應該將教材中包含的傳統文化元素挖掘出來。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始終保持一種飽滿的教學情緒,多對學生進行鼓勵,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去感染學生。這樣一來,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言行舉止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內涵。同時,在高中英語教材中也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如傳統節日、科學家、自然風光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教師應該對每一節英語課進行精心的設計,將教材中包含的傳統文化內容挖掘出來,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
2.2 利用多種渠道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然而,我國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異[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學生介紹中西文化的不同,并且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對傳統文化教學進行強化,使學生的文化自信不斷增強。比如,在學習“Other countries,other cultures”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向學生進行提問“當人們說一個國家的時候,首先會想到這個國家中最著名的文化。你知道當人們說到中國、法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時都會想到什么嗎?”。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并且通過對比的方式對不同國家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深化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另外,根據學校當地的實際情況,教師也可以經常帶領學生到當地的文化館或者博物館去參觀,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內容有更好的了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2.3 應用信息技術媒介發揚傳統文化美德。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多。除了傳統的教師講解或者從書籍中閱讀的方式,學生還可以從網絡中獲得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因此,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能夠反映出傳統文化的圖片或者視頻。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的進度讓學生應用各種媒介去開展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課外閱讀。對于學生所選擇的閱讀材料,教師要提出具有指導性的建議,提高學生篩選網絡信息的能力,并且了解更多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內容。在每節課結束之后,教師都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推薦一些閱讀的短文,并且讓學生在完成閱讀之后寫出讀后感。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有效的鍛煉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能夠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形成勤奮自強的良好品質。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合傳統文化的內容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英語教學和傳統文化的內容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應用多種途徑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的內容,讓學生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有更多的了解,用正確的態度來看待傳統文化,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