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坤
(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第四中學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初中的數學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難度,對很多學生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在教學中教師有時過于注重對理論的教學,大部分時間會用來給學生推導公式,給學生提供解題思路等等,雖然在必要的結合圖形的知識點中教師會結合圖形,但是并沒有給學生進行透徹的分析,在之后的練習中也不習慣反復把圖形利用起來,這就讓學生也養成了不善于利用圖形學習和解題的壞習慣,有時一個圖形或者是一天輔助線就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清思路,但是學生沒有巧妙借助圖形,就會浪費大量時間,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合理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和思想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數學中少走一些彎路。
應用數形結合,第一步就是在課堂中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講課時數形結合,幫助學生更加透徹,更加高效的理解新的知識點,同時在講解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圖形,讓學生不僅對公式或者是理論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同時對圖形也能銘記于心,做到說起這個知識點,腦海中就有相應的圖形出現,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圖形是一條直線,斜率越大直線的傾斜程度越大,而一元二次方程的圖形是拋物線等,除了這些,還有在統計學的學習中,圖形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幫助學生對結果進行更加明確的分析,讓學生能一眼就看到趨勢和所占比例大小,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進行數形結合,就能讓課堂的進行更加順利,讓初中生之前對數學的厭惡慢慢轉變為喜愛與期待。比如在進行《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圖形來讓學生看到相交線和平行線的區別,初中學習的平行與相交都是在一個平面內,所以比較簡單,利用圖形就能夠看出來,之后教師讓學生觀察平行線,自己得出平行線的基本性質,當然,直線在平面中是無限延伸的,所以我們單靠圖形無法把知識學習完整,所以還需要依靠平行線的性質來判定兩條線是否平行。這樣通過數形結合,學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到相關的知識,而且不需要死記硬背,在學生記憶有些模糊時,可以自己通過畫圖的方式來總結其性質,能夠減少出錯率,也能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記憶更加持久。課堂教學中數形結合能夠讓學生擺脫傳統的數學學習方式,不再被動接受數學知識,而是能夠主動去思考和探索,也能和教師有更多的交流,打破當前師生課堂互動的尷尬境地,可以讓數學課堂朝著更加積極的方向發展。
除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數形結合進行講解之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有這種思想,讓學生在課后自己解題時也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能讓學生的解題更加簡單,也能讓答案更加明確,幫助學生得分。比如在學習完《統計調查》以后,教師給學生布置相應的題目,讓學生進行班級中學生在周末每天上網的時長,初步劃分為1-3小時,4-7小時,8-11小時,在學生進行完調查之后,根據數字的大小進行相應的區間調整,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肯定會直接寫下每個學生上網的時長,就只寫了2h,3h等等一堆數字,這樣不僅答案十分亂,而且很難得出最后的結論,班級中的學生平均上網時長是多少?大致集中在哪個區間?哪個時長的學生人數最少?等等,如果學生不畫圖,還需要進行大量的運算,把這些數字加起來取平均值,進行統計,一個個數哪個區間的人數最少,增加了工作量,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畫出扇形圖,或者是柱形圖、折線圖,這樣答案就十分清楚,學生和教師都能夠快速的看到結果,最重要的是學生有了這一概念,能夠讓學生在所有需要圖形的學習中把圖形的作用最大化,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高中的學習中更加游刃有余。解題數形結合可以讓學生在脫離教師之后獨立地開始應用圖形,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多了很多樂趣,當然,除了要求學生在解題中數形結合之外,教師在給學生輔導題目或者是進行例題的分析時,也需要做到數形結合,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影響下真正把圖形變為自己學習數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總之,初中數學比較抽象,很多的學生對抽象的數學不太好弄懂。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運用數學結合的方法,使抽象的數學變得更加簡單,讓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揭開數學神秘的面紗,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做到胸有成竹,簡單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