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成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五福鎮小學校 四川 儀隴 637608)
“微專題”教學大多在復習階段運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初中數學知識復雜凌亂,很難記憶,微專題教學,可以把一些凌亂復雜的知識點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專項知識,學生們記憶起來也會更加容易一些。
1.1 解決復習中的一些困惑。在實際的初中數學復習階段中,會出現很多的困惑。比如在課程上難以記憶知識點,知識點復雜多樣等時候,微專題式的復習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對于一些復雜的知識點,能夠更加清晰的形成知識體系,并且也能更好的記憶起來。在看待數學問題時,學生們常常忽略一些課本上的例題和推導的一些過程,因此,做題相對來說比較吃力。運用微專題來復習數學知識,將一些例題總結在知識點后面,看完知識點就可以接著看例題和解題過程,這樣一來,對于做題就會比之前思路清晰的多。
1.2 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數學是一門需要學生開放思維的課程,初中的很多數學題都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知識,而且角度都比較新穎。教師可以精心篩選學生感興趣的類型的題目,加入到微專題的教學當中,引導學生的興趣和對解答數學題的欲望,分析其中的規律,通過做題來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學生在遇到其它難題時就能舉一反三,更多的思考,因而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
2.1 “微專題”的主題確定。微專題的課程主要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復習來展開的,主要針對學生們對知識點掌握不夠充分的地方,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一些學生思維邏輯不夠嚴密,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針對這一類型的學生展開方法,為他們多多設置一些新穎的數學題,讓他們自己主動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維邏輯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有一些學生,非常聰明,喜歡動手操作的實踐題目,教師也可以針對這一類型的學生,多多展開操作題,比如組織學生到實驗室做實驗,開展實驗專項課程,花費的精力不會太多。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做實驗的整個過程印象會非常深刻,因此對相關知識掌握的也更加全面。還有一些學生對于知識概念不夠了解,思維不夠靈活,教師可以針對這一問題展開靈活的教學,設計異界微專題的課程,組織學生們競賽,相互提問知識點的方式,讓學生們在游戲環節中學習,更加重視數學概念知識。
2.2 圍繞主題設計內容。微專題復習課的知識點確定后,教師可以展開整體的數學復習工作。根據數學課本上的內容和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展開微專題復習。教師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再精心選取一些例題。比如說一些證明問題的復習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思考的機會,讓他們動腦筋想辦法,可以讓他們想出新鮮的主意來證明勾股定理。證明勾股定理只是一個公式,但是最主要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們自己動腦筋思考,得出的結果和在課本上看到的結果,感覺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一個勾股定理可以展開很多種題型,有利于接下來的復習。
可以將初中的數學教材歸納總結,將數與式的相關內容結合到一起作為一個專題,其中有實數、整式、分式等作為一個專題;將方程組和不等式組結合到一起,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組、分式方程等;將函數的內容作為一個專題,包括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等;將三角形的內容作為一個專題,包括全等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等;將四邊形的內容作為一個專題,包括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將圓的內容作為一個專題,包括元的性質、圓的相關計算等;將圖形的內容作為一個專題,包括圖形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等。
2.3 微專題復習的有效指導。教師在設計微專題的教學當中,應當注意讓學生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微專題復習主要針對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整合,給學生們制造一個知識網絡,讓學生們在腦海中對整體知識脈絡有一個了解。教師要鼓勵學生們探索和挖掘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將零散的知識總結完善成知識體系。教師要對學生的復習做好指導,學生出現問題時,及時伸出援手,點撥學生,讓學生們主動探索,有效率的學習。
2.4 課后進行總結反思。“微專題”復習課是復習的新嘗試,總結了很多零散的知識點,教師在課堂上時刻關注學生們的復習情況,同時在課后也要總結教學經驗。對于課堂上所設計的微專題復習是否合理,所選擇的例題是否能夠吸引學生們的興趣。對于各種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反思,并修改完善,制定出更好的專題設計。不斷嘗試創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探索更多種類型的數學例題,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資源。
“微專題”復習課的開展,主要應該深入數學概念,依據數學課本上的知識展開復習。不僅要對知識點進行總結,還要挖掘出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讓學生有自己的思維邏輯,在腦海中形成數學知識網絡體系,完善所學的概念。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初中數學的“微專題”教學能夠更廣泛的應用,發揮更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