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艷
(貴州省惠水縣民族中學 貴州 惠水 550600)
情感教育主要是針對學生的道德、審美以及理智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態度,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極為重要。除此以外,由于高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此時的他們情感豐富、活潑熱烈,時時刻刻充滿著青春的氣息。但是,由于高中生的年齡因素導致他們的心智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他們的情感并不穩定,經常會表現出一些波動。此時,他們需要得到教師合理的引導,才能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總的來說,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運用科學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逐漸穩定自己的個性與品格,并朝著健康和諧的方向進步,在學習中,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樹立濃厚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敢于直面困難,不斷挑戰自我;在生活中,情感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利于學生養成一種正向的審美價值觀,促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親近自然。
2.1 教學環境中的情感滲透。首先,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需要提高課堂上的工作效率,積極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對學生的情感培養,改善教學氛圍,構建高效課堂。一方面,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促進學生學習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學習理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良好的課堂氛圍應該是一個充滿了輕松感、愉悅感、活躍感與和諧感的教學環境,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學習興趣將會得到顯著地提升,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滲透也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效果。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對于改善學生學習生物課的心理因素,加強學生學習生物課的原動力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或者體驗式、互動式教學等形式,給學生創設出一個身臨其境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獲得樂趣,得到美好愉悅的情感體驗,最終達到對學生學習潛力的有效釋放。其次,鼓勵質疑,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學中進行情感滲透,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更好的學習氛圍,確立更完好的心態,從而獲得學習的提升。而鼓勵學生質疑就是一種極佳的情感滲透方式,它可以幫助學生充分調動大腦思考問題,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斷探索突破,取得有效創新。因此,對于生物課來說,作為一門科學類課程,在學習時需要學生們不斷地研究和提出問題,再進行解決。并且,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去質疑,在質疑中培養探索思維和創新思維,在質疑中破除陳舊觀念,在質疑中將知識大量進行實踐,深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總之,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提問和質疑,對于不懂的地方和感覺不妥的地方要及時提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并最終獲得新的感悟理解。
2.2 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滲透。首先,巧用前言。前言是學習生物的第一節課,對高中生物課的學習具有鋪墊作用,里面的內容將生物學進行了詳細、透徹的解析,給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其中“什么是生命?”一塊的內容更是重點引發學生思考生命價值的內容,因此,巧妙地應用前言,可以給學生絕佳的情感滲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獲得更多情感上的思索與理解。其次,注重科學史的滲透講解。新課標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要求教師們不僅要為學生們傳授課本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學理論知識的掌握、道德品質的提升、精神狀態的培養以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而為了有效地完成新課標教學目標,作為高中生物教師,在講解生物知識的時候,可以將與所學內容相關的研究歷程和發展歷史講述給學生聽,讓學生切身地感悟到每一個發現的艱辛,學習那些偉大的生物學家對科學的探究精神,并將這種精神貫徹到平時的學習中,從而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探索創新、不畏困難艱辛的寶貴品質。最后,提問引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高中生物的知識比較瑣碎,有些問題也比較抽象復雜,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少阻礙,而學生在遇到難題時,經常會失去積極性,從而嚴重影響到他們在學習上的探究精神。因此,為了幫助學生重拾信心,給學生更好的思想教育,教師可以將那些復雜抽象的問題轉化為形象化的問題,采取階梯式的提問方式,逐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樹立信心。比如在學習“進化性變化”這一板塊的時候,假如按照書中或者題目的概念文字,學生很難提起解答興致,但如果教師將其巧妙轉變,用社會中一些熱門的事情進行分析的話,效果就會好不少。以流浪貓為例,教師可以講述“貓的馴化過程”“馴化中人工選擇的過程”等等,在探討進化問題的同時,教師還喚醒了學生愛護動物的良知,引導學生關注流浪動物,不隨意圈養寵物,不隨意拋棄寵物,并在一個個問題的思考回答中得到自然選擇與人類選擇的異同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并且關系著學生們將來的學習、工作與發展。且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推廣,情感教育也備受學校、老師與家長的重視。上文就從情感教育的作用出發,具體探討了教學中有效滲透情感教育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