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妮娜
(湖北省襄陽市第四十二中學 湖北 襄陽 441000)
信息技術是近幾年興起的新技術,也是各行各業的使用的核心技術。我國對信息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承擔著輸送人才的艱巨任務,有責任和義務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現代化的信息素養。因此,學校應該重視信息課程的改革,有目標地培養學生,使其成為信息技術的人才。
1.1 教師水平有限。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學院校并沒有非常專業的信息技術課程的高素質教師,教師團隊主要是由各種有一定基礎、但研究不深入的教師組成,這種人員構成容易出現一種問題,教師擁有的信息技術能力與學生所需的信息技術能力不匹配[1]。而且,由于沒有專業的信息技術課程培訓,教師的整體素質偏低,不能合理規劃信息技術的課程內容,也不能結合信息技術的前沿發展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和改進??傮w來說,教師授課的過程還是比較依賴講解式的教學。
1.2 教學內容脫離實踐。中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信息化的潮流奔涌向前,學生只有盡早的培養信息技術能力,提高信息技術素養,才能夠正確使用信息化技術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知識服務于實踐,課程教學最終的目的一定是為了更好的使用?,F如今信息的種類更加多樣,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而目前的信息技術課程卻沒有與實際接軌,一些學校還是按照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但是理論知識并不能很好的應用在學生實踐的過程,而且教師大多只負責在前半節課講基礎內容,學生在后半節課進行練習,課堂中沒有科學的檢測內容,教師也并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難點和掌握情況。
另外,目前很多學校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不相符,教學過程中更注重教學生使用基礎工具,而忽略教會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中設計的內容還停留在使用方法上,無益于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也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形成信息技術的思維。
2.1 注重提高教師的素養。教師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改變現狀的第一步,就是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這里的專業能力主要是指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掌握水平以及對核心素養的理解程度,綜合素質主要是指教師的信息現代化的意識以及創新課程的能力[2]。學校要定期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交流會,讓教師之間進行互相學習,學習經驗的同時發現自身教學理念的不足之處。盡管我國教育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但是信息技術課程不能脫離實踐,以分數定輸贏,這是教師提高素養必須認識到的。教師應該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出發點,將學生作為課堂的學習主體,最大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核心素養中要求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主要是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究創新的精神,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學生在面對問題時的思考角度和解決方式。換做實際課堂中,教師可以在講授課程內容前,先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找到自己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和學習難點,這樣有選擇性的重點學習,更容易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多鼓勵學生,要讓學生在探索中多嘗試,不要害怕犯錯。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深度學習的習慣。
2.2 提高教學實踐性。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了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應該更注重學生的實踐性,避免信息技術課堂成為理論講座。具體實踐步驟如下:首先,信息技術的課堂必須科學劃分理論和實踐的時間占比,用少數時間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給學生留出更多實踐進行實踐。理論知識的內容可以選擇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信息技術,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進行實踐操作。其次,教師要在每節課程結束前進行適當的考察,向學生發送考察內容,形式主要以操作為主。對掌握情況不好的學生要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并進行耐心的指導。最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講一些實用性的技術技巧,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蛘咴趯W習中期征求學生的學習建議,讓學生選出最想學習的信息技術,然后由教師進行篩選,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作為下一節課程的主要內容。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教材中的知識,還能學會自己感興趣的技術,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我國提出核心素養,目的就是讓學生實現高素質發展,將核心素養融入教學內容中勢必會成為未來主流的教育方向,而中學程度的教學是學生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所有教師都應該投入時間和精力,研究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