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柏樹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薩力巴蒙古族中心小學 內蒙古 赤峰 024300)
新課改以來,廣大一線教師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關鍵期,求知欲強,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有助于提升他們的感知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習的欲望和探索精神。筆者以小學數學課程為例,探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希望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有所幫助,有所啟發。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多是灌輸式的教育,教師站在講臺上進行講解,學生坐在下面聽講,互動性的學習探究基本沒有,以往的教學強調把知識不經轉換的使學生接受。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這一教育方式的弊端日益顯露出來,廣大教師亟需創新教學模式,按照更加符合當前教育思想要求下的教育模式進行教學研究。要注意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主動探索,主動研究,而教師只需做好引導者和鋪路者的角色。
筆者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同樣的知識點,學生自主探究比教師講解取得的效果要好。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基礎理論學科,如果不注意掌握適當的方法和技巧,課堂就會變得枯燥無味,學生不愛學,從而喪失了對數學的興趣。教師要注意創新教學模式,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動手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從小培養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探究,掌握知識。只有將學生真正地帶入到課堂中去,成為課堂的主體,知識才會更加深刻的印在腦海里。
隨著現代教育科技的進步,課堂上可以利用的教學設備和儀器更加豐富,這也為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輔助,如何利用好這些多媒體設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廣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難題。數學是一門比較枯燥的課程,和音樂、美術、科學這些課程相比,貌似沒有多少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機會,因此,大部分教師在講課時基本不用或很少應用。其實,數學學科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比如在講授“多面體”這一知識點時,小學生由于知識儲備,還不能很好的理解諸如正方體,球體,圓錐等物體的基本構造,通過課堂上多媒體的三維演示,利用屏幕顯示出物體的旋轉,使學生從各個角度都可以對多面體進行直觀的觀察,從而加深了印象,對多面體就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比老師單純的講述更加有效。
數學除了講授數學知識外,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在數學中,也有很多有趣生動的數學故事,例如“數學家陳景潤”,教師可以在課堂快要結束的時候,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在投影上播放這個短片,激發他們對科學奧秘的探索和興趣,數學學科,也能起到人文教育的功能。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筆者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動手能力和對知識點的認知是成正比的,參加動手實踐活動的次數越多,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記憶就越深刻。這在教育學中是有據可依的,研究表明,動手能力可以加深對事物的認知,并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一形象會固定在兒童的腦海里,作為一個“提醒物”,一旦類似的事物再次出現在眼前,之前動手實踐的經歷會馬上回憶起來,并且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和記憶,會進一步加深印象,一些領悟能力強的學生甚至會終身不忘,這就是實踐能力所帶來的巨大優勢,根據這一理論,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多利用實踐教學。
比如在講授“十以內加減法”時,我們通常利用的教學工具是算術盒,算術盒里有各種各樣的圖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還有小棒,這些就是進行算術的最佳工具,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在黑板上寫出題目后,由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算術盒得出答案,其間可以給予指導,但不要直接介入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不要打亂他們的思維習慣。還可以將簡單的數學問題,套入到實際應用中,比如10-2=?,就可以說“媽媽給我買回來十個蛋糕,我吃掉了兩個,還剩幾個?”將這樣的實際問題套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來,可以讓學生的印象更加直觀,他們所求的不僅僅是枯燥的數學答案,而是生動的實際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加入了思考,這樣也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學數學的教學以興趣為主,知識的學習不占主要地位,我們的課程改革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在理解中記憶,在實踐中提升,他們的智力還處于成長的關鍵期,在這個過程中,太多的壓力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使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進一步探究的欲望,以往教師的評價體系唯分數是論,將分數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一評價體系早已被認為是單一的,不可取的,因此,評價體系的改變尤為重要。
要創新評價方式,以積極鼓勵為主,在看到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不應吝嗇自己的好評,應該給予正面的評價和鼓勵,“你真棒,大家給他鼓鼓掌”類似的語句,要經常在課堂中運用。例如學生在解決了一個數學問題時,可以在課堂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予表揚,不僅可以加深被表揚學生本人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期望得到老師更好的評價;還可以對其他學生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奮力趕超,這正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師可以將其利用起來。
小學數學的興趣培養不是一時就能完成的,經過筆者的教學實踐,培養起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最少要一個月的時間,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教師應大大提高新型授課方式所占的比例,提問法,演示法,情景教學法等,都要使用,在采用新方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愛好和興趣,最后選出適合他們自己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真正做到不把每一名孩子落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注意講課的語氣和說話的方式,給學生留下平易近人的印象,不讓他們對老師產生畏懼感,而是愿意主動和老師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愿意和老師做朋友,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改革才是成功的,才是真正為學生所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