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東坡
(河北省隆化章吉營中心小學 河北 隆化 068153)
語文是小學教學中重要的學科之一,不僅需要學習基礎知識,還需要加強閱讀,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這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表現。因此,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采取多種方式,通過多種渠道,激發學生閱讀的樂趣,讓學生感受閱讀的魅力,讓學生真真正正融入閱讀中,形成較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在小學的各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必修課,因為學好語文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語文作為衡量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標準,閱讀在其中占有相當重要的比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課堂上的知識,增強記憶,起到鞏固作用,同時還能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水平,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其學習的自覺性。
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一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樂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了興趣,才能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主動閱讀,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學生真正投入到閱讀中,才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拓展性能力。這就要求老師改變以往的那些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比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建立圖書角,準備豐富的課外閱讀材料,吸引學生的眼球;同時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鼓勵大家進行交流溝通,分享心得體會;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書籍交換,通過分享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培養學生比較好的學習習慣以及閱讀習慣。二是要給學生傳授正確的閱讀方式方法,熟練掌握精讀、細讀、略讀、瀏覽等方法,并且會靈活運用,懂得對不同的文章采取不一樣的閱讀方法;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閱讀能力;要指導學生不同文章表達的感情不同,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并站在作者的角度加以分析等。比如:在閱讀《背影》這篇文章時,要給學生講解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及創作背景,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進行參與,設身處地地理解作者的感情,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閱讀的方法。三是要培養學生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與閱讀習慣,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以及閱讀能力,同時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要為學生們去營造一個很好的閱讀氛圍,一個輕松、民主、愉悅的環境,有助于學生閱讀,也能幫助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相互學習、相互分享,更能幫助學生將閱讀當成一種樂趣,使學生自愿參與閱讀。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表演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這種教學方式能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樂趣,逐漸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四是拓展閱讀,精讀細讀。學生進行閱讀,可以加深思想感悟,積累豐富的知識,豐富自身情感,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精讀的培養,不斷拓展學生閱讀的深度與廣度,在閱讀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學生長時間的堅持,才能達到閱讀的目的。比如:老師在教學《九寨溝》的過程中,應注重與其他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在文章的描寫手法、采用的修辭手法、感情的描寫等方面進行對比,讓學生直觀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強化閱讀技巧,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五是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了保證學生閱讀的廣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地發揮閱讀的有效作用,老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篇目,對學生進行高質量的閱讀指導。特別是在新課改下,受開放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理念的嚴重影響,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對課內閱讀進行教學,還需要擴展到課外閱讀內容,在課內和課外結合下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對學生的培養不僅僅限于知識的傳遞,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對于小學生來講,提高閱讀能力不僅可以讓其感受語文的魅力之處,還是培養其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上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進行了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