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久紅
(河北省遷安市第三實驗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圖形與空間知識是全面認知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生直接接觸生活、認知生活的一個側面。圖形教學是比較簡單易于接受的數學知識,主要有線的種類及兩條線的位置關系,不同度數的角度,多邊形類別、畫法、識別及對應的面積或者體積的求法等。每個學段學生所學圖形的目標不同,認識的深度和廣度有所區別。教師要結合學齡段和教材設置科學采用圖形教學策略。通過圖形教學設計直觀化,圖形訓練任務任務化,圖形教學手段信息化,盡全力讓所有學生學透圖形概念,會進行圖形設計和運算并服務生產實踐,提高小學生學圖形、用圖形的素養。
文章從借助多種手段助力圖形教學的直觀化,力求圖形教學設計最優、收效最多;巧借任務驅動助力圖形訓練的任務化,力求圖形教學思路最廣、拓展最深;融合理念助力圖形教學手段的信息化,力求圖形教學目標最全、運用最實這“三化六最”層面闡述圖形教學最優策略。
小學數學圖形教學有其最大的優勢那就是圖形概念本身的直觀性,“直觀”一詞深受小學生喜歡,直觀的線條變化,直觀的角度顯示,直觀的多邊形特點觀察與分析等,都是學生愿意接觸的圖形信息。教師抓準學生的這一圖形認知基礎,利用常規的講臺展示實物圖形或圖形繪制過程演示,還可以引用圖形學具進行圖形概念、特點的認知。每一種手段都能直觀刺激學生的圖形感知思維,助力教師圖形教學的直觀化,力求做到圖形教學設計最優、收效最多。
比如,在圖形概念課《角》的認知教學中,教師從希沃平臺上調用直尺及量角器等畫角電子工具以及動態的畫角視頻,在希沃平臺上給學生展示角的組成及畫法的動態認知過程。學生在組成角的邊的顏色變化及量角器測量角大小時放的位置及讀數規則等動態感知中,理解了角的數學含義以及角在生活中的存在。教師亦可讓學生在黑板上板書角的畫法并同步解釋角的概念。多種手段都能直觀刺激學生的圖形感知思維,力求做到圖形教學設計最優、收效最多。
任務驅動是完成圖形教學目標的最好抓手。科學設計圖形學習任務,通過任務驅動加深學生對圖形的概念認知和圖性的特點探究,尤其是在多邊形的面積和體積求法的數理探究中,教師采用圖形app、掃碼接任務單的形式安排圖形訓練。學生很好奇亟待了解探究任務,圖形探究欲望、探究思維被激活,幾個人合力探究圖形的面積或者體積公式的得出過程,并將對應公式運用到日常的修路、鋪磚、存水量等測算中,極大優化圖形教學效果,巧借任務驅動助力圖形訓練的任務化,力求圖形教學思路最廣、拓展最深。比如,在生活實踐探索活動《折、剪、拼圖形》現場上,教師借助圖形app給學生預置了拼不同圖形的任務,學生結合自己領取的任務選取相應的工具和材料,通過思考與畫圖初步設計拼圖方案,再利用折紙、剪切、擺放、拼拆等形式進行多種形式的拼圖設計。并在拼圖形訓練過程中深度理解了正(長)方形及圓等圖形的特征以及不同圖形的組合與分解過程技巧等。巧借任務驅動助力圖形訓練的任務化,力求圖形教學思路最廣、拓展最深。
信息化理念是搞好圖形教學最優化設計的硬核力和理論支撐。如何通過信息化助力圖形教學是當下數學教師應用真心、付實力去研究的課改任務。巧妙引入“互聯網+圖形”課程模式,引入網頁教學、微課自學模式,讓數學圖形在互聯網環境下“能說會動”,賦予數學生命力和知識活力,提升學生對圖形的認知素養。這種融合理念助力了圖形教學手段的信息化,力求圖形教學目標最全、運用最實。
比如,在開展信息化課程學習《認識周長》的教學時,教師利用互聯網+圖形課程模式在線調用一案例:某游客從黃太湖北門開始按順時針游覽一圈,試求出游客游覽這一圈共多遠路程。這樣的案例是鮮活的,它將圖形轉化為走路線,學生結合微課自學獲得游客整體游覽路程的求法——求周長。于是學生從互聯網上搜索這種周長求法的案例,有學到步量法的,有學到滾圈法的,有丈量法的,還有公式法等等。每種方法都能得出相應的結論,在分析結論時感知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并有利于理解估算和平均值的含義。融合互聯網資源力求圖形教學目標最全、運用最實。
總之,學生對圖形概念及運算公式的理解是提升其生活感知素養,實現自主解決生活圖形問題,落實“學好為了用好”的圖形理念。只要教師通過圖形教學的直觀化、任務化、信息化設計讓圖形課程“活起來、動起來”,學生就能學透、學活圖形概念及變化,就能靈活圖形思維,提升圖形感知素養,充分落實圖形實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