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泰慶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灣教育指導中心 廣東 廣州 511400)
小學階段是兒童大腦和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體育游戲在發展身體素質的同時,也提高兒童的認知功能。注意能力是兒童認知功能的重要成分。研究表明,體育游戲對小學生注意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體育游戲是基于游戲的一類體育活動,也認為是兼顧身體鍛煉的游戲活動,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富含趣味、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因此,體育游戲兼顧了體育活動和游戲的特點,既包含基本的體育運動動作,提高身體素質,又兼有游戲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總體而言,兒童的注意力在進入小學以后得到迅速的發展,但注意力的不同品質有其各自的發展特點。
2.1 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穩定性,側重的是主體能在選擇的目標對象上集中注意的時長。兒童在進入小學后,其注意穩定性的發展速度較快,到初中以后其發展速度變慢,隨后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
2.2 注意的廣度。注意的廣度,考查的是在某一瞬間注意到的事物數量的多少。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來說,注意的廣度是相當有限的。通過對小學階段學生閱讀習慣的觀察,一年級兒童閱讀時常為單字閱讀,即注意的范圍很小,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高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范圍明顯增大。
2.3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時間進行多任務操作時,注意的分配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學生完成任務的質量。注意分配通常要求,多個任務中至少有一個任務能夠達到自動化的程度,即其中部分的任務不需要有意注意的情況下能被輕松地完成。
2.4 注意的轉移。注意的轉移,要求個體在短時間內根據目標要求,能夠將注意力從當前事物轉移到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通過實驗考查小學兒童的注意力轉移能力,結果得出低年級的小學兒童仍存在一定困難,而高年級兒童能夠順利地從判斷刺激物的大小,轉移到觀察其他方面的特點。這個實驗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年級兒童的注意轉移能力相較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得到了明顯的發展。
3.1 促進小學生注意的選擇性。體育游戲,包括但不限于融合球類運動的游戲、基于想象和模仿的角色游戲、團隊協作拓展類游戲活動等。體育游戲提供給學生一個外部節律的活動環境,要求學生需要時刻注意動態變化環境中的刺激。而普通的田徑活動、課間操等活動需要學生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自我節律環境中活動。相對而言,體育游戲對小學生有意注意具有更高的挑戰和要求,因此小學生在學習和適應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提高注意力的選擇性。
3.2 提高小學生注意的穩定性。許多體育游戲建立在球類運動的基礎之上,融合球類運動的體育游戲能夠促進小學階段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比較幾種不同的鍛煉方式分別對小學生注意力穩定性的影響,結果顯示,以球類運動作為主的體育運動能夠更好地提高注意力穩定性。首先,球類體育游戲融合了球類運動的特點,提供了一個持續變化的動態環境。其次,因其娛樂、新穎、互動性強的游戲特點,活動能夠極強地刺激小學生的動機和注意,從而為提高有意注意的穩定性提供了一個有益的環境和氛圍。
3.3 擴大小學生注意的廣度。一般情況下,體育游戲常常選擇在學校操場或室外進行,而且大部分的體育游戲是集體共同參與的活動。實驗結果顯示,戶外的集體體育活動更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廣度。首先,相比于室內環境,戶外環境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具有更多的環境信息,對小學生注意力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團體協作的集體活動中,集體中的每個人都處在變化當中,學生在游戲需要觀察集體中每個人體的反應,從而作出選擇和反應。相比于一對一的游戲,集體游戲需要學生注意的范圍增大,注意的信息更多。
小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需要在短時間內注意眾多環境的刺激,包括開放性的戶外環境刺激和班級集體的個人活動,這個過程對注意力的廣度提出了挑戰。學生通過適應這種挑戰,從而擴大小學生的注意力廣度。
在兒童作出反應前的預備階段,往往會選擇性地注意一些與游戲相關的線索,通過對線索的持續注意加工,在大腦中形成相應的反應準備,從而運用線索信息預測接下來所要做出的反應。這一個預備反應過程鍛煉了小學生有意地區選擇與游戲相關的線索,同時需要他們維持該有意注意,從而提高了注意的選擇性和穩定性。
預備階段后的反應階段,小學生需要對注意到的眾多環境刺激作出篩選和判斷,通過抑制無效的環境信息,集中注意力關注關鍵的環境信息,對關鍵信息進行處理和加工后,指導身體的運動方式。這個反應階段的過程也是建立在學生擁有高強度的注意力選擇性、較好的注意轉移能力和穩定的注意力之上。
體育游戲對提升兒童的注意力不同品質的發展有積極作用。由于體育游戲類目眾多,側重點因游戲而異,體育老師可根據兒童注意力的發展特點,在不同的階段設計、使用相應類別的體育游戲,從而使兒童的注意力達到更佳的發育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