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亞年
(江蘇省昆山市葛江中學 江蘇 昆山 21530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由于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怎樣去改變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來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成為了大家重點關心的對象。微課作為新型教育方法,它可以通過音樂視頻,圖片等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可以大大的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從而使教學質量得到逐步的上升,對完成教學指標和教學任務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1.1 微課運用應體現教師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擁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每一位教師所養成的教學風格都是通過日積月累的教學過程中所累積出來的,因此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都會包含教師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對該門課的感悟和感想,因此養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老師特立獨行的教學風格更能吸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從而積極向老師學習,這有助于在課堂中思路自覺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對知識有了全面性的掌握和吸收,是全體教學質量得到改善。現在隨著微課這一新型教育方式步入中學課堂,漸漸地已經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了,因此教師在采用微課對同學們展開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在備課過程中融入自己的風格,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1.2 微課運用應注重與情景化教學相結合。語文從實質上來說是一門較為感性化的學科,因此初中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更加關心學生的內心情感,并且對課文中的情節內容進行詳細的描述,讓學生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可以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對文章有全新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方法大大的改善了傳統的語文課堂,可以更直觀的向學生們展示情節內容,例如可以通過視頻,音樂,圖片等方式,是學生更直觀的去感受文章內容,更加有利于學生帶入到課本中去,讓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微課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將抽象的文章內容改為具體的圖片,從而大大的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量。
2.1 運用微課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初中語文課本中選用的語文課文,大多數是經典的文章,文章內容大多都富有哲理,情感豐富,但由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的認識面較小,對周邊的事物沒有深刻的理解,不懂社會險惡,人情冷暖等,這就導致了學生無法自主去理解文章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同時這一問題也是普遍存在于初中語文課堂的一大難題,對教學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目前由于微課的出現,語文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的一些優點,去在課堂中幫助學生充分深刻的認識到書本知識。比如,在學習《黃河頌》這一篇語文課文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沒有去過黃河,他們無法用現有的認知去理解書本中描述的黃河的壯麗景觀,這就導致了對文章內容無法深刻的理解,吸收,掌握。因此語文老師在進行該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幫助學生解決對黃河的認識這一問題。其次,利用微課的優點向學生更直觀地展示黃河的壯麗景觀。最后,綜合上述兩部教學過程,在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梳理使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到文章的內容,從而達到了教學目標。
2.2 運用微課拓展語文教學的內涵。采用微課這一教學方法去拓展語文教學的內涵,實質上就是在開展語文教育的同時對學生們的反對協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培養。隨著新課標的改革,語文課堂應該更具活力,老師可以經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這一方面起到了預習課文的作用,一方面吸引了學生開展語文課程的興趣。隨著微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用,僅僅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的對課本內容進行全面的了解,而且可以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和拓展,他們培養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老師在開展《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語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微課對于文章的基本情節內容進行呈現,然后讓學生自主開發想象力,對這一環境進行分析和了解,切實的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感受他所感受的事情,從而才能從根本上了解作者的情感線路,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2.3 運用微課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教學意境。隨著微課這一教學方法在語文課堂中的廣泛應用,我們不難發現的是學生的興趣大大提升,不再排斥語文這門枯燥無味的課程,并且對書本知識有了全面的掌握。例如在學習《赤壁》這篇文章時,先用微課向學生呈現當時的情形,讓學生感到身臨其境,然后快速的進入學習的狀態,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自主探索,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2.4 運用微課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作為語文這門學科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育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微課在對培育學生的寫作能力方面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老師在給出作文材料之后,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讓學生對材料有片面的認知,再通過自己的發散思維去填補作文內容,還可以通過微課查找作文素材,從而完善作文內容。
綜上所述,微課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的廣泛應用,一方面達到了新課標對初中語文教育的目標,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語文教學質量。微課在語文教學內容理解、教學內涵拓展、意境營造理解和寫作興趣提高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深入研究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