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523000)張銘承 方運勇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體,受到感染后的患者會出現各種類型的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感染途徑主要是通過母嬰進行傳播[1]。妊娠HBV患者不僅會并發其他疾病,還會增加母嬰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導致產婦出現產后出血或產褥感染等,并引發新生兒出現畸形、早產等并發癥。為了降低HBV感染對孕婦妊娠不良結局的發生率,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HBV患者,并選取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60名健康孕婦,作妊娠合并HBV感染對母兒結局的影響分析及相關因素探討,現將所得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間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HBV患者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60名健康孕婦為對照組,本次研究在院倫理委員會的監督下進行,所有受試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年齡20~34歲,均數(27.05±3.65)歲;經產婦42例,初產婦18例;身高150~172cm,均數(161.05±5.21)cm。觀察組年齡20~35歲,均數(27.51±3.04)歲;經產婦60例,初產婦20例;身高150~171cm,均數(160.69±5.20)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入組患者均符合妊娠合并HBV感染的診斷標準,均經乙肝五項、B超檢查及生化指標確診;②產婦年齡20~35歲之間;③均能完成生化指標測定,且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排除標準:①參與其他研究,研究中途退出的受試者;②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及凝血功能異常者;③合并精神異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及認知功能異常者。
1.3 方法 主動與受試者交流,收集其資料,包括年齡、身高、產次等,統計受試者妊娠并發癥發生情況。同時,抽取所有受試者3ml清晨空腹靜脈血,經離心后靜置,使用生化自動分析儀器(天津微納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檢測受試者谷草轉氨酶(ALT)、谷丙轉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白蛋白的水平,所選的試劑盒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具體操作流程以說明書為準。
ALT正常值:男5~40U/L,女5~35U/L;AST正常值:0~40U/L;TBIL正常值:新生兒0~1d的值為34~103umol/L;白蛋白正常值:40~55g/L。
1.4 觀察指標 比較妊娠合并HBV患者以及健康產婦的妊娠并發癥發生率,并分析年齡、ALT、AST、TBIL以及白蛋白水平對HBV感染產婦妊娠不良結局的影響。妊娠結局判定標準:產婦足月生產,能順利娩出胎兒,胎兒娩出后24h內出血量正常,且能止血,無其他并發癥發生表示妊娠良好;產婦生產后24h內出血量超過500mL,且新生兒呼吸困難則表示妊娠不良。并發癥: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窘迫、產后出血。

附表1 妊娠合并HBV患者影響妊娠結局的單因素分析

附表2 妊娠合并HBV患者影響妊娠結局的多因素分析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以(%)、(±s)表示,并分別行X2、t檢驗。若P<0.05,則說明兩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妊娠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窘迫、產后出血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10.00%、11.25%、15.00%、16.25%,均高于對照組(1.67%、1.67%、3.33%、3.33%)(P<0.05)。
2.2 妊娠合并HBV患者影響妊娠結局的單因素分析 經過分析受試者的年齡、ALT、AST、TBIL以及白蛋白水平得出,ALT、AST、TBIL以及白蛋白是影響妊娠結局的因素,見附表1。
2.3 妊娠合并HBV患者影響妊娠結局的多因素分析 經過多因素Logistics分析,ALT、AST、TBIL以及白蛋白是影響妊娠結局的獨立危險因素,見附表2。
孕婦攜帶HBV,不僅會傳染到新生兒身上,還會使早孕反應加重,增加早產風險,且隨著孕周的增加,HBV在孕婦體內擴散與增殖,其肝細胞被破壞,免疫力降低以及肝功能受損,會嚴重危害到孕婦的身體健康[2]。因此,通過統計HBV患者妊娠并發癥的發生率,分析影響妊娠不良結局的原因,可以讓臨床對該病妊娠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以及妊娠期預防護理,從而延緩其病情進展,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
本次研究得出,觀察組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窘迫、產后出血的并發癥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在劉玉芳[3]的研究中,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婦為觀察組,同期90例健康孕婦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產婦與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均得出,觀察組產婦與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雖然劉玉芳的研究中并沒有細分母嬰妊娠后具體并發癥發生情況,但從該作者的研究結果得知,本次研究所得結論與其結論有一定的相似,由此可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會增加孕婦與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分析原因,產婦在感染HBV后,肝功能因此受損,肝臟合成的凝血因子功能隨之受到影響,所以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增加;由于產婦的肝功能、宮內環境發生改變,致使胎盤出現損傷,加上HBV的直接致畸作用,導致胎盤發生一些病理改變,所以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窘迫的并發癥增加。同時,受到HBV感染的產婦肝功能降低后,肝臟對滅活醛固酮的能力下降,水鈉潴留增加,產婦在妊娠期出現的高血壓疾病幾率也會因此增加,且HBV會誘發出肝內膽汁淤積的癥狀,導致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受到不良影響,其合成糖原功能下降,妊娠糖尿病因此出現[4]。
此外,本次經單因素分析得出,ALT、AST、TBIL、白蛋白異常是影響HBV感染產婦妊娠結局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ALT、AST、TBIL均是反映肝功能的主要指標,ALT常用于肝臟疾病的診斷;當發生急性病毒性肝炎時,血清中的AST會明顯升高;TBIL是一種橙黃色色素,是血液循環中衰老紅細胞在肝臟等部位破壞分解出來的產物。由于HBV會損傷到患者的肝功能,而當肝功能出現損害時,ALT、AST、TBIL出現異常,這三種指標會隨著病情進展而一直處于異常升高的狀態。此外,白蛋白是肝實質性細胞合成,有維持血管內外體液平衡與修補蛋白的功能,肝臟受損,其細胞功能出現障礙,該指標水平隨之降低[5]。研究對比妊娠結局不良與妊娠結局良好產婦的ALT、AST、TBIL、白蛋白水平,發現妊娠結局不良的產婦ALT、AST、TBIL水平異常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由此可見,ALT、AST、TBIL、白蛋白異常會導致HBV感染產婦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而經過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所得結果也表明,ALT、AST、TBIL以及白蛋白是影響妊娠結局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臨床對HBV感染產婦進行治療或護理時,可根據產婦肝功能損傷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如有肝功能嚴重損傷者,則盡快終止妊娠,避免其心肺負擔加重,進而引起高血壓,且還需要在妊娠期強化產婦的營養干預,為其補充營養。在分娩時,首選剖宮產,以防進行陰道分娩時因凝血功能、營養狀況不良而致宮縮乏力,引發出大出血。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HBV感染會引起產婦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窘迫、產后出血的并發癥,而經過因素分析,發現ALT、AST、TBIL以及白蛋白水平異常是導致HBV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