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安陽地區醫院(455000)李菲
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是顱腦外傷常見危重類型,臨床常采用手術治療,但由于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病情較重,術后常合并認知和運動功能障礙。虛擬現實訓練通過模擬真實事物的虛擬環境,提高術后患者的認知和運動功能,但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后期的康復是較長的過程,大部分患者因恢復時間長,而出現不良情緒進而加重疾病狀態[1][2]。基于此,本研究探討SFA結合早期虛擬現實訓練對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心理狀態、認知功能和功能獨立性的影響,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患者及家屬同意,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100例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符合《外科學·第五版》[3]中關于重型顱腦損傷的診斷標準,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0~50歲,平均年齡(44.36±3.20)歲;入院時格拉斯哥昏迷(GCS)評分(7.23±1.22)分。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30~52歲,平均年齡(44.42±3.01)歲;入院時GCS評分(7.35±1.27)分。上述資料兩組患者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術后給予早期虛擬現實訓練:治療前采用虛擬現實(VR)儀評估患者認知功能和運動功能,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訓練內容和訓練難度。①認知功能訓練:a.找異同訓練:患者佩戴VR訓練儀,在電腦屏幕上找出兩幅圖畫的異同之處,圖畫由簡單到復雜,讓患者在訓練前后將訓練情況用語言或肢體表述出來;b.色彩訓練:讓患者指出電腦屏幕中顯示的積木的顏色及形狀,指出相關積木所處位置,患者完成訓練后逐漸增加難度;c.視覺記憶:顯示不同命名的圖片,讓患者對圖片上的內容記憶5min,然后復述圖片內容。②運動功能訓練:a.插木頭:邊看屏幕邊將木頭插入指定位置;b.開汽艇:模擬方向盤進行開汽艇訓練;c.擦桌子:模擬手掌在桌子上移動;d.移動訓練:將蔬菜移動到指定位置。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SFA:a.描述問題:引導患者講出當前存在的問題及需求,樹立患者解決問題的信心;b.建立目標:鼓勵患者詳細描述內心理想的生活場景,引導其將內心期望的生活狀態作為前進的目標;c.探查例外:詳細講解負性情緒對患者病情的影響,引導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解決問題;d.予以反饋:挖掘患者自身存在的潛力,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建立實現目標的決心;e.評價進步:及時對患者當前階段的干預效果評價,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勵,同時提出新的目標進行新的干預。兩組患者均連續干預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心理狀態: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心理狀態,總分均為80分,得分越高則焦慮抑郁程度越重。②認知功能:干預前、干預1月末和干預3月末采用神經行為認知狀態測試(NCSE)評價認知功能,總分100分,得分越高則認知功能越好。③功能獨立性:干預前后采用Barthel指數(總分100分)和Fugl-Meyer量表(FMA)(總分66分)評價功能獨立性,得分越高則功能獨立性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錄入SPSS22.1軟件中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態 觀察組干預后SAS評分和SDS評分均較對照組低(P<0.05),見附表1。
2.2 認知功能 觀察組干預后NCSE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見附表2。
2.3 功能獨立性 觀察組干預后Barthel指數(67.23±5.95)和FMA(38.51±4.95)均較對照組的(62.58±4.98)、(32.57±5.01)高,差異顯著(P<0.05)。
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因神經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進而影響認知功能和功能獨立性,因腦組織具有可塑性,故術后予以合理的干預措施是改善認知功能和提高功能獨立性的關鍵。以往臨床借助計算機技術的VR訓練對患者予以康復干預,但對機體癥狀改善效果較為緩慢[4]。
早期虛擬現實訓練能通過多種形式的反饋信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重建神經突軸,SFA將患者作為主體,最大化地挖掘其優勢,增加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進而增強樂觀、積極的情緒有關。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SAS評分和SDS評分均較對照組低,說明SFA結合早期虛擬現實訓練應用于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中可改善其心理狀態。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的患者腦組織因損傷造成大面積失活而出現顱內血腫,而當顱內血腫加劇時,大量毒素和氧化自由基被釋放,進而對腦部認知功能神經中樞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盡管手術治療可緩解顱內血腫,但術后患者仍可能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NCSE評分較對照組高,說明SFA結合早期虛擬現實訓練應用于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中可改善其認知功能。SFA結合早期虛擬現實訓練能將患者作為完整的生物使其融入到虛擬環境中,從而保證人和環境的有機融合,同時在多種感覺刺激和反饋,反復的練習中激發患者潛能,提高患者認知功能。此外,SFA能根據個體存在的差異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方案,不局限于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而是以患者為中心,重點關注患者內在潛能,促進患者主動參與訓練中,進而改善認知功能。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Barthel指數和FMA均較對照組高,說明SFA結合早期虛擬現實訓練應用于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中可提高其功能獨立性。其作用機制可能與SFA結合早期虛擬現實訓練刺激神經通路上的各級神經元,從而促使神經元興奮性提高,進而開放潛在的突觸,誘導大腦皮層重組有關。
附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對比(±s,分)

附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對比(±s,分)
注:*P<0.05,與干預前組內比較。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n=50) 50.12±8.36 38.56±4.51* 49.86±7.65 41.51±4.25*對照組(n=50) 50.30±8.45 46.54±3.27* 49.84±7.68 44.52±3.74*t 0.107 10.129 0.013 3.760 P>0.05 <0.05 >0.05 <0.05
附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認知功能對比(±s,分)

附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認知功能對比(±s,分)
注:*P<0.05,與干預前組內比較;#P<0.05,與干預1月末組內比較。
組別 干預前 干預1月末 干預3月末觀察組(n=50) 41.23±5.32 46.27±4.62* 53.29±2.68*#對照組(n=50) 41.01±5.31 43.68±3.85* 48.95±4.62*#t 0.207 3.045 5.746 P>0.05 <0.05 <0.05
綜上所述,SFA結合早期虛擬現實訓練能夠顯著改善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認知功能和功能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