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423000)陳麗妃
放化療是對鼻咽癌患者使用最廣泛和有效的治療方案,不過該方式會引起很多不良反應,可能引起咽喉腫痛、飲食困難、惡心嘔吐以及食欲不振等癥狀,雖PICC置管作為一種用藥途徑可極大程度緩解患者痛苦,不過也會引起其他并發癥,使治療效果降低,因此,臨床需給予鼻咽癌同期放化療患者科學的PICC置管護理來緩解患者痛苦,提高放化療效果[1][2]。鑒于此,本研究針對循證護理對鼻咽癌同期放化療患者降低PICC置管并發癥的效果進行探討,現整理如下。
1.1 基線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0月期間收治的鼻咽癌同期放化療患者(n=46)為研究對象,根據單盲分組法進行參照組與研究組的分組,參照組(n=23):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人數分別是13例和10例,年齡最小為49歲,最大為73歲,年齡中位數為(60.82±2.73)歲,導管留置時間為12天~3個月,導管留置時間中位數(1.82±0.92)個月;研究組(n=23):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人數分別是15例和8例,年齡最小為50歲,最大為72歲,年齡中位數為(60.94±2.82)歲,導管留置時間為11天~3個月,導管留置時間中位數(1.79±0.91)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對比,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均為鼻咽癌同期放化療患者;生命體征平穩,且認知功能正常;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且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附表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對比(±s,分)

附表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對比(±s,分)
組別 例數(n) 心理職能 生理功能 生理職能 社會功能 軀體疼痛參照組 23 51.21±22.11 51.24±21.28 53.23±20.17 64.14±15.72 62.43±21.47研究組 23 71.42±20.82 75.16±14.61 78.15±22.12 84.18±12.47 77.45±20.12 t 3.1914 4.4441 3.9923 4.7897 2.4481 P 0.0026 0.0001 0.0002 0.0000 0.0184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予以患者常規護理,內容為: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干預和病房管理,并給予患者及其家屬日常生活指導,根據醫囑對患者施以對癥護理,如有異常需及時進行上報并處理;同時,在患者置管后檢查置管情況和患者置管位置的皮膚狀態,予以患者導管維護,定期為患者進行敷料的更換[3][4]。
研究組予以患者循證護理,內容為:①確定循證護理的問題,調查、搜集并整理本院鼻咽癌同期放化療時進行PICC置管患者的相關臨床信息,對資料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整合和研究,根據嚴重程度與發生頻率將問題進行劃分。②文獻查找。為循證問題的理論支持進行文獻的收集,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平臺上對有關數據進行區別與整理,并結合臨床護理實踐情況對循證問題進行討論,制定符合本院患者的循證護理計劃[5]。③循證實施。針對導管問題應利用S型或者C型方式進行固定,并協助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針對性的予以患者心理疏導和鼓勵,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注意對外露導管的維護和應急處理[6];針對患者并發感染,應由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病癥的重視程度與認知程度,并組織護理人員參加護理專業知識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叮囑患者相關注意事項的嚴重性與應急處理方式;針對靜脈炎情況應考慮導管的安全性與相容性,嚴格按照醫院的規章制度進行穿刺與置管,避免對患者皮膚造成嚴重刺激[7]。④問題反饋。在護理過程中不斷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和討論,針對其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進行總結和優化,以此為患者提供更為綜合性的護理服務。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PICC置管并發癥的情況、生活質量(生理職能、生理功能、心理職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評分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并發癥的內容涉及感染、導管堵塞、導管移位以及靜脈炎。護理滿意度指標共分三級,①護理滿意,②護理不滿意,③護理很滿意,患者護理總滿意度計算方法:總滿意度=(組員總例數-不滿意組員例數)/總例數×100%,生活質量評分使用生活質量評分表(SF-36)為患者進行生活質量進行評分,患者分數高證明生活質量好。
1.4 數據分析 以SPSS22.0版本軟件建模計算患者研究數據。計數型指標以n、%描述以及(x2)檢驗,計量型指標以(±s)描述以及(t)檢驗。P<0.05證明患者試驗指標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PICC置管并發癥率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PICC置管并發癥發生率為4.3%(1/23),參照組患者PICC置管并發癥發生率為17.4%(4/23),研究組的數據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結果對比情況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5.65%(22/23)與參照組的65.22%(15/23)相比,有優勢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照組患者及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結果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研究組生活質量(生理職能、生理功能、心理職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評分相比參照組,指標數據優勢顯著(P<0.05),數據見附表。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飲食結構不斷改變,同時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患有癌癥疾病的人群逐漸增加,鼻咽癌在惡性腫瘤發病率中占有較高的比例,其病癥因腫瘤位置的特殊性,患者常伴有味覺與嗅覺功能的障礙,對患者的正常飲食與營養攝入造成不良影響,鼻咽癌晚期的患者一般采取化療的方式進行治療。鼻咽癌同期放化療患者需要長期接受藥物注射,頻繁的靜脈穿刺會造成患者疼痛,因此常會對患者進行PICC置管。循證護理作為一種新興的護理干預模式,將“實證”作為基礎,通過對事實、資料以及護理人員技能等信息的研究,為患者提供更為合理的護理方式,更具針對性、靈活性,且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能夠最大程度的規避臨床護理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對于降低PICC置管并發癥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鼻咽癌同期放化療患者應用循證護理,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與病情變化予以患者更為合理與科學的護理干預,可降低PICC置管的并發癥發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