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
急性肺栓塞指的是脫落的血栓或者其他物質對肺動脈或者其他分支造成阻塞的一種急性病理過程,并且,通常作為一種合并癥,基于血管阻塞之后,引發肺組織壞死的患者,稱之為“肺梗死”。在臨床中,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劇烈胸痛、咯血及發熱等[1]。由于急性肺栓塞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脅嚴重,因此臨床建議針對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加強診斷,進一步根據診斷結果,及時采取有效醫治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國內不少學者表示在急性肺栓塞診斷中,超聲心動圖與下肢深靜脈超聲聯合診斷的準確率高[2,3]。所以,本次將本院在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100 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評價超聲心動圖與下肢深靜脈超聲在急性肺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將具體的研究內容及成果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納入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100 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知情簽署相關診治同意書,且均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嚴重精神障礙及抗拒此次實驗者。其中,男57 例,女43 例;年齡42~67 歲,平均年齡(48.9±6.1)歲。
1.2 方法 100 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依次采取超聲心動圖檢查、下肢深靜脈超聲檢查,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1.2.1 超聲心動圖檢查方法 ①檢查工作開展前期,耐心對患者講解有關超聲心動圖檢查的知識、基本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及依從性。進一步選取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將M3S 探頭安裝好,然后將探頭頻率設置為2.0~4.0 MHz。②指導并協助患者行平臥位或左側臥位,將患者心臟的心室短軸、長軸、心尖四腔、劍下四腔、大動脈短軸等作為掃描切面;然后,詳細探查患者的左分支動脈、右分支動脈、主動脈形態大小及內徑長度;基于多切面檢查條件下,仔細探查患者肺動脈內部回聲,觀察有無栓子存在。③對局部血流量進行仔細觀察,同時仔細觀察血流的速度及變化趨勢情況,采取多普勒超聲技術檢查肺動脈,結合獲取的測量數值及患者肺動脈血栓壓力,進一步對患者的血栓所處部位及栓塞的具體程度進行全面判斷。
1.2.2 下肢深靜脈超聲檢查方法 ①在超聲心動圖檢查后,對患者實施下肢深靜脈超聲檢查,將探頭頻率設置在10 MHz,指導并協助患者行俯臥位,或側臥位,或仰臥位,完全暴露下肢靜脈,使其自然外展與外旋,進一步采取超聲探頭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對患者的下肢靜脈進行掃查。②首先,對患者的股淺靜脈、股深靜脈、股總靜脈以及大隱靜脈進行掃查,進一步指導并協助患者行俯臥位,仔細掃查脛后靜脈、小腿肌腱靜脈以及腘窩靜脈等;之后,指導患者下肢維持外展位及坐位,掃查患者的足背靜脈及頸前靜脈。③掃查期間,需認真觀察患者的靜脈管腔壁厚、靜脈內徑大小以及血流速度等參數指標,詳細記錄檢查結果,并對影像中有無血流狀回聲進行判斷。
1.3 觀察指標 以肺動脈造影結果為“金標準”,對超聲心動圖檢查、下肢深靜脈超聲檢查、超聲心動圖聯合下肢深靜脈超聲檢查的敏感度、特異度以及準確度進行分析比較[4,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種檢查方法的診斷陽性及陰性情況分析 肺動脈造影結果顯示,100 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中,陽性80 例,陰性20 例。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顯示:真陽性60 例,真陰性12 例,假陰性20 例,假陽性8 例;下肢深靜脈超聲檢查結果顯示:真陽性62 例,真陰性14 例,假陰性18 例,假陽性6 例;聯合檢查結果顯示:真陽性78 例,真陰性19 例,假陰性2 例,假陽性1 例。
2.2 三種檢查方法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率比較 聯合檢查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率均高于超聲心動圖檢查及下肢深靜脈超聲檢查,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種檢查方法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率比較(%)
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急性肺栓塞的發病率頗高,僅次于冠心病與高血壓,且該疾病的病死率高,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臨床針對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診治干預方案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急性肺栓塞,肺動脈造影為目前臨床的“金標準”,但是該診斷方法為有創檢查,患者會遭遇射線輻射及碘劑的影響,所以安全性有待考究[6,7]。而對于本次重點提到的超聲心動圖來說,具備動態、無創以及可以重復檢測肺動脈高壓等優勢,可以對患者右室功能的相關參數指標進行準確且全面的評估,可以對患者的肺動脈及右心系統情況詳細了解,了解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判斷患者有無栓塞情況。然而,如果單用超聲心動圖檢查,則在右心腔血栓及肺動脈近端血栓的陽性率偏低,存在典型超聲征象的病例不足60%,進而容易引發漏診及誤診的情況。而對于下肢深靜脈超聲診斷方法來說,能夠對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血流狀況進行了解,并對血栓所處具體的位置進行判斷,然而此診斷方法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偏低,單用也容易引發漏診的問題。因此,臨床建議采取超聲心動圖聯合下肢深靜脈超聲診斷的方法,兩種方法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提高診斷敏感度及特異度,降低誤診率及漏診率,進一步提升診斷準確率。
本次采取超聲心動圖聯合下肢深靜脈超聲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率均明顯高于單獨超聲心動圖診斷及單獨下肢深靜脈超聲診斷,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聯合診斷的各項數據均優于單一診斷,說明聯合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針對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給予超聲心動圖聯合下肢深靜脈超聲診斷的敏感度及特異度高,可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