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斌
在泌尿系統疾病中膀胱癌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比較多見的是膀胱移行性上皮癌,且該種類型在疾病中占有92%的比例,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患者,且發病年齡>50 歲,該疾病的初發癥狀是血尿,部分患者還會有尿頻、尿痛等情況[1]。如果還伴隨尿路梗阻,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尿潴留。如果患者的情況比較嚴重,還會出現腎功能的衰竭,因此,及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與治療非常重要[2]。以往采取膀胱鏡或者是膀胱造影進行檢查診斷,但目前所采取的超聲診斷方式更有利于膀胱癌的早期診斷,特別是對于直徑較小的腫瘤[3,4]。基于此,本文討論了超聲顯像與靜脈腎盂造影、膀胱鏡檢查對膀胱癌的診斷價值,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40 例,經手術病理結果證實均為膀胱癌。其中,腫瘤位于膀胱三角區6 例,頂部2 例,膀胱前壁10 例,膀胱右側壁12 例,膀胱左側壁10 例。膀胱癌單發灶29 例,多發灶11 例。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20 例。實驗組中,男16 例,女4 例;年齡52~69 歲,平均年齡(59.8±7.1)歲。對照組中,男13 例,女7 例;年齡54~71 歲,平均年齡(62.3±11.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患者均通過病理診斷結果,確診為膀胱癌;②患者與家屬都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參與調研。
1.2.2 排除標準 ①患者無法配合試驗,并且無法參與調研;②排除精神疾病的患者;③患者非主觀自愿參與到試驗中。
1.3 方法
1.3.1 實驗組 患者采取超聲顯像檢查方式,線陣及凸陣的探頭頻率為3.5 MHz,檢查前的飲水量需控制在500~800 ml 左右,這樣才能保證膀胱的充盈,患者采取仰臥位,按照常規的方法進行多切面的掃描與檢查,在顯示占位病變的過程總,采用十字交叉定位的方法測量腫瘤的大小與形態,并對患者的主動脈與分叉的情況進行追蹤,尋找患者的腹主動脈與髂血管的周圍是否存在重大的淋巴結。
1.3.2 對照組 患者實行靜脈腎盂造影與膀胱鏡的檢查的方式。患者在檢查之前飲水500~800 ml 使膀胱保持在充盈的狀態,呈現仰臥位,按照常規進行多切面的掃查,顯示占位病變時通過十字交叉定位的方式對大小和形態進行測量,并且追蹤腹主動脈及分叉情況。尋找腹主動脈和髂血管周圍是否出現重大的淋巴結。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檢出率;②比較兩組患者的檢查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進行判定,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檢出率比較 實驗組檢出率為90%,高于對照組的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000,P=0.0285<0.05)。見表1。超聲顯像檢查對于膀胱三角區包括左右側壁的腫瘤顯示率高達100%,但是存在假陽性1 例;對于頂部腫瘤的顯示率呈現比較低的狀態。
2.2 兩組患者的檢查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中非常滿意17 例、滿意1 例、基本滿意1 例、不滿意1 例,滿意度為95%;對照組中非常滿意11 例、滿意1 例、基本滿意2 例、不滿意6 例,滿意度為70%。實驗組患者的檢查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檢出率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的檢查滿意度比較(n,%)
在臨床上,膀胱癌的發生率高達90%左右,患病最初的表現是血尿。而且患者通常表現為無痛的間歇性血尿,且患者肉眼全程呈現血尿,或者是鏡下呈現出血尿情況,血尿持續的時間為1 d 或者是數天,血尿情況可以隨著時間自行的減少或者停止,部分患者在服用藥物后會有病情被治愈的錯覺,但是部分患者在幾天之后仍然會出現血尿情況。患者的血尿呈現由淺到深的狀態,通常呈現出暗紅色[5]。患者的出血量與血尿持續時間有關,與腫瘤的惡性程度、大小與范圍等各種原因有關。部分患者在肉眼可見血尿的時候,腫瘤已經處于晚期階段,因此,及時的接受相關的診斷與檢測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就可以及時的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治療[6]。也存在腫瘤較小,血尿卻較多的患者,也有部分患者出現膀胱受到刺激的癥狀,主要的表現是出現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情況,對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部分患者也呈現出無明顯癥狀的情況,這主要是由于腫瘤已經出現了壞死、膀胱內腫瘤比較大,或者是膀胱腫瘤已經浸潤了膀胱壁的原因,導致膀胱壁進一步感染后,出現癥狀,從而進一步導致患者出現排尿困難的情況。對于患者來說,尤其是年齡>40 歲的患者,如果出現無痛性的肉眼血尿,則可以考慮是否是泌尿系統的腫瘤,尤其是膀胱癌,還要根據患者的家族史與吸煙史、環境接觸的情況等做出判斷。由于膀胱癌容易浸潤到下腹部,可能會觸及到腫塊,查體的時候可以在腹壁松弛的情況下,經過腹壁、直腸等來進行判斷。目前在診療過程中,腹腔鏡檢查屬于一種比較可靠的檢查方法之一,通過膀胱鏡檢查的方式,也能及時發現患者的膀胱是否有腫瘤,還能進一步了解患者腫瘤的大小、數目、位置等,對于患者腫瘤異常的地方也可以進行相關的病理診斷。而通過超聲檢測的方式,不僅能夠及時的篩查出患者是否有膀胱癌,還能幫助患者進一步了解膀胱癌分期的情況,以及是否出現了局部的淋巴結轉移,周圍其他的器官是否被侵犯,這種治療方式尤其適用于對造影劑過敏的患者。既往診斷中,也有患者采取過膀胱鏡或者是膀胱造影檢查,而對于早期診斷來說,超聲診斷與CT 檢查更加有力,但是膀胱鏡對于直徑<1 cm 的腫瘤是非常準確地,但是對于頂部與腫瘤前壁的腫瘤不容易被發現,所以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采取屈曲鏡來進行檢查,這種檢查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果患者的尿道比較狹窄,或者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是無法進行檢查的,所以選擇超聲檢測是比較理想的。
此次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檢出率為90%,高于對照組的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000,P=0.0285<0.05)。實驗組中非常滿意17 例、滿意1 例、基本滿意1 例、不滿意1 例,滿意度為95%;對照組中非常滿意11 例、滿意1 例、基本滿意2 例、不滿意6 例,滿意度為70%。實驗組患者的檢查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選擇超聲顯像對膀胱癌進行診斷可以為醫生提供有力的依據,能盡早發現患者的病情,兩組方法也各有利弊,可以通過聯合檢測的方式來獲取最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