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頤 鐘偉英 宋春明
慢性宮頸炎與HPV 感染均為婦科臨床多發常見病,屬于女性生殖系統疾病,近年來發病率持續遞增,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有關研究表明,慢性宮頸炎患者性交中皮損風險增高,病毒抵抗力與集體免疫功能下降,極易感染HPV,增加了宮頸癌與生育風險[1]。目前,臨床常采用藥物治療、冷凍治療、激光治療等手段對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的患者予以治療,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的發展,雖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未取得預期的治療效果。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與研究,微波聯合保婦康栓治療被廣泛的應用于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的臨床治療當中,不僅療效顯著,且無副作用[2]。基于此,本文對比和分析了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治療中微波聯合保婦康栓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48 例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24 例。實驗組中,平均年齡(39.42±1.12)歲,平均病程(1.24±0.57)年,宮頸息肉5 例、宮頸腺體囊腫8 例、宮頸糜爛11 例。對照組中,平均年齡(39.42±1.12)歲,平均病程(1.53±0.41)年,宮頸息肉4 例、宮頸腺體囊腫7 例、宮頸糜爛13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診斷標準;②有自主意識與識別能力,治療依從性較高;③自愿參與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本研究經醫院倫理會批注。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者;②合并其他心、肝、腎、肺疾病者;③溝通障礙者;④某些特殊原因不能規律休息者;⑤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保婦康栓治療:在患者月經干凈的4d 后予以患者陰道置入保婦康栓(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6020058)1 粒/次,1 次/d,持續治療12 d。
實驗組患者行微波聯合保婦康栓治療,即在對照組的用藥基礎上增加微波治療:微波治療的輸出功率35~55 W,頻率為(2455±55)MHz。確定患者的病灶部位,采用微波針對其1.5 mm2范圍的面積進行灼燒,灼燒完成后采用龍膽紫對患者的灼燒創面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包括下腹疼痛消失時間、陰道分泌物消失時間、月經周期恢復時間、食欲不振改善時間。②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與治療前相比,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炎癥改善情況>80%,無不良反應發生;有效:與治療前相比,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炎癥改善情況>50%,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無效:與治療前相比,臨床癥狀無變化或病情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③對比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TNF-α、hs-CRP、IL-2。④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頭暈、食欲不振、心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 實驗組下腹疼痛消失時間、陰道分泌物消失時間、月經周期恢復時間、食欲不振改善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d)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d)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n(%)]
2.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實驗組TNF-α(1.11±0.24)ng/ml、hs-CRP(5.02±0.13)mg/ml、IL-2(4.68±0.68)ng/ml;對 照 組TNF-α(1.79±0.26)ng/ml、hs-CRP(9.88±3.02)mg/ml、IL-2(3.77±0.52)ng/ml。實驗組TNF-α、hs-CRP、IL-2 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9.415、7.876、5.208,P=0.000、0.000、0.000<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發生惡心1 例(4.17%)、頭暈1 例(4.17%);對照組發生惡心2 例(8.33%)、頭暈2 例(8.33%)、食欲不振1 例(4.17%)、心悸1 例(4.17%)。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33%(2/24),低于對照組的33.33%(8/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47,P=0.330<0.05)。
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不良的生理衛生習慣、性交感染、產后感染、手術感染等都是引發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的主要因素[3]。近年來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的發病率呈持續遞增的趨勢,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4]。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的臨床表現為患者出現白帶異常、下腹隱痛等癥狀,若未對患者予以及時的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不僅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還會影響到患者的免疫功能,嚴重甚至會導致患者不孕不育或惡化為宮頸癌[5]。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有著起病緩慢、易復發的特點,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易被誤診為其他的婦科疾病,導致患者治療延誤,病情加重。臨床對于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的診斷主要以B 超等影像診斷為主,可有效提高患者病情的早期檢出率,提高治療效果。目前,臨床常采用抗厭氧菌類的抗生素藥物幫助患者減輕炎癥狀態,控制病情的發展,但相關研究表明,在治療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時若用藥不規范,則會導致細菌出現耐藥性,增加治療的難度。作為純中藥的保婦康栓具備破血行氣、消積止痛、殺滅陰道內病原菌的作用,能夠對患者的炎癥與病毒感染起到針對性的抵抗作用,且還能夠促進患者的免疫反應,修復陰道生理狀態,維持酸堿平衡、破壞癌細胞組織,從而提高抗癌效果。而微波治療屬于物理治療方式,主要利用高頻電磁波在極短的時間內促進患者機體組織溫度的升高,起到凝固變形、止血的作用,凝固或殺死組織中的蛋白,促進患者宮頸糜爛創面的脫落,擴張宮頸局部血管,提高細胞通透性,消毒殺菌,達到治療病灶的效果。此外,微波聯合保婦康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影響較小,能夠降低患者機體內TNF-α、hs-CRP、IL-2 炎性因子的水平,能夠取得非常好治療效果。研究顯示,實驗組各項臨床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應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洪倩[6]的研究結論一致,證實了這一理論的臨床適用性,具備較高的臨床使用價值。
綜上所述,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患者應用微波聯合保婦康栓治療效果優于保婦康栓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慢性宮頸炎并HPV 感染癥狀,遠期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