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巖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是常見病,它是由骨質減少、骨質疏松等引起的老年人骨折的常見類型。老年人股骨轉子間骨折發生率高,治療困難,并發癥多,需要及時治療[1,2]。本研究選擇 2017 年2 月~2019 年1 月的30 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和PFNA 內固定組。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采用動力髖螺釘內固定,PFNA 內固定組采用PFNA 內固定。比較兩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引流量、術后骨折完全愈合時間;治療前后Charnley 髖關節功能評分、ADL評分和VAS 評分;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PFNA 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7 年2 月~2019 年1 月本院收治的30 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和PFNA 內固定組,每組15 例。PFNA 內固定組患者年齡62~81 歲,平均年齡(67.12±4.81)歲;骨折原因:輕微暴力11 例,車禍4 例;骨折到實施手術時間2~7 d,平均骨折到實施手術時間(3.24±1.45)d;Evans 分型:Ⅰ型4 例,Ⅱ型8 例,Ⅲ型3 例;男10 例,女5 例。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患者年齡62~82 歲,平均年齡(67.79±4.86)歲;骨折原因:輕微暴力10 例,車禍5 例;骨折到實施手術時間2~7 d,平均骨折到實施手術時間(3.21±1.65)d;Evans分型:Ⅰ型3 例,Ⅱ型8 例,Ⅲ型4 例;男11 例,女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采用動力髖螺釘內固定。PFNA 內固定組采用PFNA 內固定,具體如下。神經阻滯,術前30 min 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牽引床牽引復位,外展健側肢體,內收患肢,髖部15°屈曲,放置C 型臂X 線機,觀察患處正側位,在大粗隆頂點部位做5 cm 斜切口,鈍性分離外展肌,完全暴露大粗隆尖部,用開口器在頂端偏內側1/3 開口,髓腔內給予C 型臂X線機置入監測導絲,擴髓器沿著導絲擴髓后,置入主釘至合適深度,給予導向器安裝,根據導向器在股骨頸內給予螺旋刀片打入并鎖定,后結合C 型臂X 線顯示情況,給予遠端鎖定安裝,最后檢查復位情況和引流管留置,縫合切口[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引流量、術后骨折完全愈合時間;治療前后Charnley髖關節功能評分、ADL 評分和VAS 評分;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harnley 髖關節功能評分、ADL 評分、VA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harnley髖關節功能評分、ADL 評分、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PFNA 內固定組患者Charnley 髖關節功能評分、ADL 評分均高于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VAS 評分低于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引流量、術后骨折完全愈合時間比較 PFNA 內固定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5.21±1.41)周、術后引流量(57.21±2.55)ml、術后骨折完全愈合時間(10.21±1.12)個月均優于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的(9.21±1.51)周、(95.21±2.81)ml、(12.31±1.34)個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harnley 髖關節功能評分、ADL 評分、VAS 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harnley 髖關節功能評分、ADL 評分、VAS 評分比較(,分)
注:與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表2 兩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引流量、術后骨折完全愈合時間分析比對()

表2 兩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引流量、術后骨折完全愈合時間分析比對()
注:與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PFNA 內固定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67%(1/15),低于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的53.33%(8/1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與骨質疏松癥有關。動力髖螺釘是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常見方法,但效果欠佳,和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相比,PFNA 內固定是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較好選擇,可明顯縮短術后臥床時間,并發癥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復,更好地恢復髖關節功能[4]。PFNA 內固定屬于中心性固定,穩定性強,有抗旋轉和加壓雙重作用,PFNA 是在股骨近端髓內釘(PFN)基礎上將近端鎖釘改為螺旋刀片的情況,可提供穩定支撐以及提供抗旋轉作用,螺旋刀片打入后可將釘道周圍松質骨壓緊而避免骨量丟失,且螺旋刀片鎖定后可避免松動的發生[5,6]。PFNA 插入后和髓腔匹配程度更高,可避免過多剝離骨折端的軟組織而破壞血運,加速患者骨折的愈合速度,創造良好生物學環境。同時PFNA 術后可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加速患者的康復進程[7,8]。PFNA 的創傷輕,抗旋轉作用強,操作簡單,患者耐受度高。李軍等[9]的研究顯示,PFNA 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效果確切。王志等[10]的研究顯示,PFNA 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FHR)治療老年不穩定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成本效益對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FNA 的成本更低,從衛生經濟學角度考慮可能更具有經濟學效益。
本研究選擇 2017 年4 月~2019 年1 月本院收治的30 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治療后,PFNA 內固定組患者Charnley 髖關節功能評分、ADL 評分高于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VAS評分低于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FNA 內固定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5.21±1.41)周、術后引流量(57.21±2.55)ml、術后骨折完全愈合時間(10.21±1.12)個月均優于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的(9.21±1.51)周、(95.21±2.81)ml、(12.31±1.34)個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FNA 內固定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67%(1/15),低于動力髖螺釘內固定組的53.33%(8/1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實施PFNA內固定可獲得較好效果,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加速骨折愈合速度,促使患者疼痛減輕,改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