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剛 安俊鳳 劉鵬程
非杓型高血壓屬于機體內神經內分泌動態調節平衡紊亂所引發的血壓晝夜節律異常性疾病。由于患者持續性血壓增高,進而使得患者心血管處于高水平血壓負荷,相比于血壓晝夜節律正常杓型高血壓患者,有更大幾率出現靶器官損害,且臨床事件風險更高。由于該類型患者血壓長期處于高位晝夜差,因此極易出現高血壓并發癥、腦卒中等問題。因此合理使用藥物降低患者血壓時需逆轉為杓型高血壓,此種方式方可確?;颊甙衅鞴俚玫阶畲蟪潭鹊谋Wo,進而預防心腦血管事件。近年隨著血壓動態監測技術的成熟,不同時間藥物治療逐漸成為新型學科,主要依據人體時間生物學特征指導患者用藥,使得藥效和疾病發病時間節律性一致,繼而起到最佳治療效果[1]。本次研究主要選取本院非杓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時間厄貝沙坦的用藥效果,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 年1 月~2018 年8 月本院102 例非杓型高血壓患者,根據單雙數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51 例。對照組男30 例,女21 例;年齡52~69 歲,平均年齡(63.31±3.78)歲;病程2~10 年,平均病程(6.03±1.35)年。觀察組男31 例,女20 例;年齡51~69 歲,平均年齡(63.24±4.09)歲;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6.12±1.64)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患者均符合2005 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內高血壓診斷標準[2];②患者24 h 動態血壓監測確定為非杓型高血壓患者;③患者年齡<90 歲。
1.2.2 排除標準 ①繼發性高血壓患者;②合并心腦、肝腎損傷患者;③對厄貝沙坦過敏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服用厄貝沙坦[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法國),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分裝,國藥準字J20130049]進行治療,150 mg/d,對照組患者清晨7 點用藥,觀察組患者晚間19 點用藥。治療時間為6 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8 周的收縮壓 包括診室收縮壓、白晝收縮壓、夜間收縮壓。血壓測量方式:清晨8~10 點測量診室血壓,患者坐位休息15 min 后測量患者左側肱動脈血壓3 次,每次間隔2 min,平均值即為診室血壓。采用美國偉倫動態血壓檢測設備,ABPM 6100 監護儀予以24 h 血壓檢測,白晝時間為6~22 點,夜間時間為22~次日6 點。袖帶縛在患者左上臂,設置時間為1 次/30 min,自動檢測患者血壓,維持日?;顒雍腿旃ぷ鳡顩r,全天有效血壓讀數次數應達到監測次數的85%以上,確保每小時血壓讀數無遺漏。診斷血壓時所有指標均參考2005 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1.4.2 對比兩組患者的白晝收縮壓達標率、夜間收縮壓達標率、杓型血壓轉變率、24 h 收縮壓達標率 白晝收縮壓達標:白晝收縮壓<135 mm Hg;夜間收縮壓達標:夜間收縮壓<135 mm Hg;杓型血壓轉變:由非杓型高血壓轉變為杓型高血壓百分率;24 h 收縮壓達標:24 h 收縮壓<130 mm Hg。
1.4.3 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包括水腫、關節痛、咽喉炎、失眠、心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收縮壓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診室收縮壓、白晝收縮壓、夜間收縮壓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患者的診室收縮壓、白晝收縮壓、夜間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白晝收縮壓達標率、夜間收縮壓達標率、杓型血壓轉變率、24 h 收縮壓達標率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白晝收縮壓達標率、夜間收縮壓達標率、杓型血壓轉變率、24 h 收縮壓達標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收縮壓對比(,mm Hg)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收縮壓對比(,mm Hg)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白晝收縮壓達標率、夜間收縮壓達標率、杓型血壓轉變率、24 h 收縮壓達標率對比[n(%)]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患者發生水腫1 例、關節痛2 例、咽喉炎1 例、失眠0 例、心悸0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84%;觀察組患者發生水腫1 例、關節痛0 例、咽喉炎2 例、失眠1 例、心悸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80%。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22,P=0.727>0.05)。
近年隨著心血管發病率逐步提升,各種類型高血壓患者也逐步增多。高血壓不僅有危害性大的特點,同時也有較多并發癥,資料顯示多數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生活質量和飲食習慣也受到嚴重影響。且高血壓也分為不同類型,各類型有不同特點,其中非杓型高血壓主要指血壓改變時峰值、谷值改變并不顯著性疾?。?]。且非杓型高血壓患者血壓晝夜變化規律和心血管危險事件發生率之間也有密切關系。本次研究則對疾病不同用藥干預時間分析入手,通過調整用藥時間,幫助患者控制疾病。
分析疾病特點可知,杓型高血壓患者晝夜血壓差異顯著,夜間血壓顯著低于白晝,因此可知引發患者心血管損傷的風險明顯低于非杓型高血壓患者。如果可將非杓型高血壓患者轉變為杓型高血壓即可有效控制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系統損傷,也可將其作為疾病治療的重要策略。血壓節律、類型在發生轉換時,研究發現于血壓峰值之前用藥可有效起到降壓效果,同時血壓控制效果也更為平穩,因此可知不同時間用藥在藥效上存在較大差異。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厄貝沙坦進行治療,此種藥物為AT1受體阻斷藥,可全面阻擋AT1受體介導的血管緊張素Ⅱ活性,同時也可有效控制血漿內醛固酮濃度,進而可使血壓降低,有效控制血管緊張素、心臟負荷,也可減少血管容量[3]。此種藥物半衰期較長,且有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組織分布廣的特點,為患者保持 1 次/d 用藥時可確保24 h內保持血壓穩定。同時藥物也可有效保護患者靶器官,改善心功能,繼而調節患者代謝功能。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為早晨用藥,此種用藥方式屬于常規用藥,雖然可控制患者血壓水平變化,但血藥濃度峰值和血壓峰值并未達到一致,因此效果有限。對比兩種不同治療方式下患者血壓水平變化時發現,治療后,觀察患者的診室收縮壓、白晝收縮壓、夜間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可知,晚間用藥時患者收縮壓更低,患者血壓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此種狀況和患者血壓水平得到變化和用藥時間更為符合,同時厄貝沙坦自身治療效果顯著有關,因此患者血壓控制效果更好。對比其他學者研究結果時發現,多數分析認為對于不同時間用藥患者,藥物并不一致,且晚間用藥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提升疾病治療效果,和本次分析結果一致[4]。對比兩種不同治療方式下患者夜間收縮壓達標率、杓型高血壓轉變率時發現,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白晝收縮壓達標率、夜間收縮壓達標率、杓型血壓轉變率、24 h 收縮壓達標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種狀況主要原因為,患者采用厄貝沙坦進行治療時不僅可控制患者血壓,且可逐步幫助患者轉變疾病類型,繼而使得患者血壓控制在有效水平,提升疾病治療效果。對比不同治療方式下患者的不良反應時發現,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種狀況主要原因為,患者在疾病治療時會影響血壓以及炎癥因子狀況等指標,因此會出現關節疼痛和水腫,但由于用藥治療時均得到控制,且用藥時間和不良反應之間并無關系,因此患者均未出現不良反應惡化問題。對其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厄貝沙坦作為常用血壓控制藥物,患者并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且在停藥之后不良反應均可自主消失,患者整體治療過程十分安全,研究結果和本次分析一致[5]。
綜上所述,非杓型高血壓患者采用厄貝沙坦進行治療的效果良好,不同用藥時間治療對患者血壓變化有較大影響,晚間用藥患者治療效果更優,且患者血壓達標率也更高,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因此推薦患者進行晚間用藥。但長期治療效果依然需深入分析,同時對患者臟器保護功能、調節機體代謝功能也并未得到驗證,在今后研究過程中需深入分析不同用藥時間對長期治療效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