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惠森 陳朝爭 何婉玲 黃炯華 胡佳佳
胸悶氣短、心絞痛等癥狀,可能是冠心病或者其他慢性疾病引發的,而這些癥狀也可能是情緒障礙而導致的。通過臨床數據可發現:多數胸痛患者并非疾病而導致的,多由軀體化、抑郁以及驚恐障礙等情況而引發的。臨床中,對此類患者多選擇藥物治療,而不同藥物治療效果有所不同。西藥治療雖然有一定療效,但隨著治療時間延長,機體可能會并發其他不適,對器官產生一定損傷[1]。烏靈膠囊屬于中藥制劑,對機體損傷性小,而且治療費用低,治療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因此,本文就針對冠狀動脈輕微狹窄并發情緒障礙患者應用烏靈膠囊進行治療,觀察臨床療效情況。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收治的140 例冠狀動脈輕微狹窄并發情緒障礙患者,依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比對組與實驗組,各70 例。比對組中,女33 例,男37 例,平均年齡(54.67±1.76)歲;合并高血壓33 例,合并糖尿病25 例,合并高脂血癥17 例。實驗組中:女32 例,男38 例,平均年齡(54.71±1.78)歲;合并高血壓30 例,合并糖尿病26 例,合并高脂血癥1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實施冠狀動脈輕微狹窄,而且并發情緒障礙;②患者知情同意;③已加入基金項目。排除標準:①并發惡性腫瘤;②精神異常;③血液傳染性疾病;④冠狀動脈造影陽性;⑤器官功能異常;⑥中途退出者;⑦近期接受過抗焦慮、抗抑郁治療者。
1.2 方法 比對組采用阿普唑侖治療,藥物劑量為0.4 mg/次,2 次/d。實驗組采用阿普唑侖聯用烏靈膠囊治療;阿普唑侖藥物劑量同比對組,烏靈膠囊,藥物劑量為3 粒/次,2 次/d,告知患者餐后口服。并對患者實施宣教,告知其按時按量服用藥物的重要性,不可隨意增減,以免服用過多對機體產生損傷,服用過少達不到治療目的。治療階段,加強對患者的情緒觀察,若有需要,可安排心理治療師進行安撫與疏導,對患者合理需求與問題盡可能滿足與解答,從而釋放其內心害怕、焦慮等情緒。兩組患者均進行3 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情況,應用SAS 與SDS 對患者焦慮與抑郁狀態進行評價,分數越低,則說明患者情緒狀態理想。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胸痛等機體不適癥狀基本好轉,精神狀態良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有效:患者胸痛等機體不適癥狀有所好轉,精神狀態一般,配合醫護人員工作;無效:患者胸痛等機體不適癥狀無任何好轉,精神狀態差,不配合醫護人員工作。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應用自制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生活能力、社會能力以及生理功能方面進行評價,百分制,分數高則說明患者生活水平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SAS 與SDS 評分均低于比對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情況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情況比較(,分)
注:與比對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比對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生活能力、社會能力以及生理功能評分均優于比對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注:與比對組比較,aP<0.05
冠狀動脈輕微狹窄合并情緒障礙疾病多屬于心臟神經癥,通過一系列檢測,心臟不存在器質性病變,但患者仍感受到胸悶氣短等癥狀,患者反復就診向醫師闡述自身狀況。一般情況下,此類患者存在心理障礙疾病,這多與內心長時間處于焦慮、煩躁、害怕以及恐慌等情緒有著緊密聯系[2,3]。通過臨床數據可發現:心臟神經癥患者逐漸增多,這多與現代工作壓力大,人們精神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以及心理障礙等方面有著緊密聯系[4]。
針對心臟神經癥患者實施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利于了解其心臟具體情況,從而制定合理化治療方案。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具有檢查準確度高,安全性高的優勢。若檢查結果為輕微狹窄,患者機體仍有胸痛胸悶等癥狀,這充分說明患者需開展抗焦慮、抗抑郁治療,從而調節自身情緒狀態,進一步增強自我生活水平,消除內心焦慮等負性情緒,保持積極態度面對人生[5]。
烏靈膠囊中含有賴氨酸、腺苷、谷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并且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與維生素,具有安神養心、補腦健身的效果[6]。同時,烏靈膠囊中的主要成分為烏靈菌干粉,其對調節神經系統、免疫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有著積極作用,針對精神障礙與心理障礙方面的疾病治療效果理想[7]。此外,烏靈膠囊可提高γ-氨基丁酸(GABA)活性,從而對神經達到鎮靜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以及睡眠障礙等情況。有相關研究表明:烏靈膠囊能調節興奮性神經遞質谷氨酸通透性,提升其攝取能力,從而增強腦部生理能力,實現間接抗抑郁、抗焦慮的效果[8]。阿普唑侖藥物對失眠、抑郁、焦慮等癥狀治療效果理想,服用方便,易于患者接受。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SAS 與SDS 評分均低于比對組;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比對組;實驗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生活能力、社會能力以及生理功能評分均優于比對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證明了烏靈膠囊聯合阿普唑侖治療優勢性與臨床價值,適宜對冠狀動脈輕微狹窄合并情緒障礙患者應用[9]。
綜上所述,針對冠狀動脈輕微狹窄并發情緒障礙的患者應用烏靈膠囊療效理想,可達到理想抗抑郁、抗焦慮效果,還可改善患者生活水平,臨床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