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芳 李桂賢
母乳喂養對胎兒生長發育具有重要影響,既可以滿足胎兒日常所需要營養,還可以拉進母子之間距離。不過,多數產婦哺乳期間會出現乳汁分泌不足狀況,進而影響母乳喂養,胎兒不得不食用奶粉。本次研究對產婦運用按摩配合放血拔火罐療法促進乳汁分泌,具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10 月本院收治的62 例泌乳障礙、乳房脹痛的產婦,依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1 例。對照組年齡22~36 歲,平均年齡(28.36±3.28)歲;病程3~10 d,平均病程(5.23±1.24)d。觀察組年齡23~37 歲,平均年齡(27.36±3.68)歲;病程4~11 d,平均病程(5.46±2.13)d。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運用按摩療法促進產后乳汁分泌:產婦取仰臥位,按摩醫師一手托起乳房底部,另外一只手拖起乳房外側,由外部向乳中部按摩,具體按摩力度由產婦實際情況決定,按摩時間控制在10 min 左右。隨后需要采用捻法按摩乳頭,每側乳頭按摩時間為5 min[1]。最后,根據產婦實際情況對產婦少澤、乳根、肩井以及腎俞等穴位進行按摩,每個穴位按摩時間為5 min。觀察產婦運用按摩配合放血拔火罐療法促進乳汁分泌:按摩方式與對照組相同。①放血療法:囑咐產婦取坐位,運用小指掌關節對少澤穴位進行按摩,具體按摩方式為輕推,直到該穴位處皮膚呈現出紅色、血液具有積聚狀況[2]。對該部位運用乙醇進行消毒,采用三菱針點刺該穴位,擠血量為5~8 滴,隨后用棉簽按壓止血。②拔火罐:囑咐產婦取仰臥位,火罐大小具體由產婦乳房大小決定,均為玻璃火罐。本次使用的方法為“閃火法”,在對產婦乳中穴進行操作時,選擇的部位為乳頭、乳暈,會有少量乳汁分泌,具體留罐時間為10 min,治療周期為6 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乳汁分泌狀況。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級別。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乳汁分泌狀況包括產后泌乳時間、乳房脹痛緩解時間、乳房脹痛評分以及泌乳量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顯效19 例(61.29%),有效10 例(32.26%),無效2 例(6.45%),治療總有效率為93.55%;對照組顯效11 例(35.48%),有效9 例(29.03%),無效11 例(35.48%),治療總有效率為64.52%。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乳汁分泌狀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泌乳時間(35.63±3.21)h、乳房脹痛緩解時間(1.21±1.02)d、乳房脹痛評分(2.36±0.23)分、泌乳量評分(2.98±0.31)分均優于對照組的(26.22±3.69)h、(3.98±1.34)d、(4.21±0.57)分、(2.04±0.43)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治療效果比較 [n(%)]
表2 兩組產婦乳汁分泌狀況比較()
表2 兩組產婦乳汁分泌狀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我國母乳喂養率逐年下降,主要與女性工作、母乳喂養認知度低以及乳汁分泌不足有關。母乳喂養可以直接將乳汁喂于胎兒口中,可以有效避免細菌侵入。并且母乳中蘊含多種微量元素,對胎兒生長發育具有積極意義,還可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此外,母乳喂養可以降低奶粉服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家庭經濟負擔,在喂養過程中母親會感受到切膚之溫暖,進而增加母子之間情感[3]。不過,目前多數產婦產后出現乳汁分泌不足狀況,乳汁分泌不足又被稱為缺乳,主要與產后喂奶姿勢錯誤、在漲奶后才開始喂奶、不良飲食、寶寶吮吸不頻繁等因素有關,最終導致乳汁分泌量減少。比較常規的應對乳汁分泌不足狀況的方法為保證母體足夠營養、保持乳母心情舒暢等,總體治療效果欠佳[4]。而中醫上認為乳汁分泌不足與乳母氣血不足、氣血生化無源有關,最終導致乳汁分泌無力。還與肝氣郁結、乳腺不通有關,最終導致乳腺堵塞乳汁無法輸出。臨床對于乳汁分泌不足狀況多采用按摩療法,主要按摩部位為乳頭、乳中以及乳根處,最終達到疏肝理氣、氣血通暢的效果,促使乳腺管通暢,增加乳汁分泌量。本次研究觀察組產婦運用按摩放血拔火罐療法,其治療有效率為93.55%,高于對照組的64.5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產后泌乳時間(35.63±3.21)h、乳房脹痛緩解時間(1.21±1.02)d、乳房脹痛評分(2.36±0.23)分、泌乳量評分(2.98±0.31)分均優于對照組的(26.22±3.69)h、(3.98±1.34)d、(4.21±0.57)分、(2.04±0.43)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乳房脹痛之所以可以有效緩解,是因為放血療法所操作的少澤穴為太陽經氣出處,對乳汁分泌不足的產婦取該穴位進行放血可以達到消腫止痛、促進乳汁分泌的效果,還可以疏通乳房部位經絡,調節氣血不暢[5]。另外,運用拔火罐療法可以借助火罐對產婦乳房部位皮膚、血管進行刺激,促進中樞神經反射。并且拔火罐的部位位于乳中、乳頭處,該兩部位均為精血化生之處,為乳汁分泌旺盛部位。并且,使用拔火罐可以改善乳頭凹陷狀況,進而降低乳腺疾病發生率。
綜上所述,產婦運用按摩配合放血拔火罐療法可以在短時間內舒緩乳房脹痛感,促使乳腺導管通暢,對乳汁分泌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