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朝方
(貴州省務川自治縣蕉壩鎮大坨小學 貴州 務川 564313)
我在近幾年的語文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基礎知識雖然掌握的比較好,但寫不出像樣的文章來。究其原因:讀寫各自孤立,不能緊密結合。為此,我在語文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外,還注意從課文中選出讀寫結合點和模仿點,給于適當的指點,讓學生在讀中悟寫。真正落實讀寫結合,對于學生的習作水平提高很有幫助。現在就以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實踐,說說我是怎樣嘗試讀寫結合的。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先讀再寫,讀寫結合。語文教材中文章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課本無非是一個例子。”因此我在語文教學中抓住那些描寫細致、精彩的語句,引導學生反復推敲,體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別具匠心,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教師在教學重點文章時隨文點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真切的感受到用詞的準確對于文章起很重要的渲染作用。然后引導學生將自己犯了錯誤后的后悔心情描寫下來。有的同學在寫自己因為沒有認真復習而考差了,看著試卷上的分數,我的臉一下子紅了,在凳子上如坐針氈,恨不得地上有一個洞,自己好鉆進去,我握緊了拳頭,自言自語:“下次一定要復習好功課。”同學們的習作真實生動,試想,這樣的學寫肯定比孤立的說教效果顯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從課本中選取一些在寫作方法上具有典型的課文段落,讓學生抓住重點段充分的閱讀。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每段分有幾句話搞清楚,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讀懂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最后在讀的基礎上理解出重點段的寫作方法,進而把這種寫作方法應用到自己寫作中去。適當時機構建讀寫結合支架,為閱讀教學難點牽線搭橋,搭石鋪路。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對重點段落進行跟進延伸,也可以讓學生仿照重點段的寫作方法寫一段話。學生根據這種方式方法自由選材,要求語句通順,意思明確。
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文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有較強的文化內涵。每一種類型的每一篇課文作者都精心的選材、構思,都按照一定的寫作順序,通過一定的表達方式去謀篇布局,同時體現出課文的情感,是學生認真閱讀和學習寫作的最好范文。在看課過程中,看到老師們教學中,把作者的構思,寫作方法作為讀寫結合的模仿點,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模仿,練習寫作,進而把這種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例如學習《魚游到了紙上》一文,讓學生仿照這課的記述順序寫回憶的一件事,仿寫后的作文內容充實,條理清晰,語言優美通順。《威尼斯的小艇》時,我就適時點撥,并引導學生體會課本在選材上的特點,懂得作文要圍繞中心,精心選材。然后,又結合學生去實踐基地這個活動,引導他們習作要有詳有略。一位同學他這樣寫:別人在過高空獨木橋時,我的心像有十五個吊籃打水——七上八下,我恐高呀!輪到我自己時,我的心像有一百只兔子在跳,我不敢看地面,耳朵里聽不見任何聲音,嘴里小聲念著:“別怕。”慢慢地,我到達對面了,我成功了,原來只要戰勝自己,就能戰勝恐懼!
好的文章常常在讀后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引起讀者的無限遐想。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在結尾處似乎話還未完,還應該有下句,但作者到此卻戛然而止,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課文留白處補白,起到圓潤全文,組成球形課文的目的。在教學中,我把文章的結尾處作為發展學生想象力練習寫作的切入點,讓學生續編沒有說完的話或故事。這樣,既體現了新課標中倡導的個性化閱讀,有提高了習作水平,實現了讀寫結合。例如《窮人》一文的結尾處,當漁夫聽到妻子訴說鄰居西蒙死的故事后,決定再苦再難也要收養鄰居的兩個孩子。漁夫的決定出乎桑娜的預料,而桑娜“一動不動的坐著”,這個行動也出乎漁夫的意料,隨后桑娜拉“開了帳子”,故事就戛然而止,卻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在此我設計了讓學生試編《窮人》的故事。學生的推想習作,想象力豐富,大膽求異但又合情合理,始終圍繞著漁夫和妻子具有勤勞、堅強、樂于助人的品格去續寫,并由此激發了對文中主人公的敬意,從而深入理解了文章主旨。
總之,在小學語文學習中,讀與寫有著密切的聯系。除了讓學生掌握一般的語文基礎知識外,還應重視引導學生學習文章表達的思想內容的方法,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讀寫結合的平臺,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讀與寫相結合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一篇文章時學得了一種方法,練就了一項學習語文的能力。學生通過這樣長期的練習,相信一定會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