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薦婷
(浙江省義烏市赤岸小學 浙江 義烏 322003)
在當代教育中,德育作用至關重要,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入德育滲透十分必要。其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的內容是語文教學基本準則。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語文教學需落實三維目標,即所謂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語文教學中加入德育的內容,就讓語文具備思想傳遞的作用,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入德育的內容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其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的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階段是個體心理和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在該過程中,融入德育的內容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可利用語文知識向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愛國教育和環保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讓學生能積極健康地面對生活,同時也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康的學習習慣提供有效幫助。通過該種方式,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也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優秀人才資源。
2.1 教學內容較為單調。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大部分課文都與德育有關,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德育教學和教材中內容聯系不緊密,其原因在于選材存在問題。在語文教學的過程融入德育的內容,需教師在分析課文時,始終確立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會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選擇德育內容時,往往采取對立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批判,忽視了學生對美的贊揚。如果在此基礎上進行德育滲透,會使課文審美性大大下降,德育內容變得單調,學生思想道德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2.2 日常生活和理想相背離。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時,學生可能會產生不同意見,教師處境可能略顯尷尬。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現實與理想相背離。在一些地方,德育滲透的教育觀念和教育現實存在很多不相符的情況,使得學校德育工作難以維持下去。德育滲透需要堅持不懈努力,需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
2.3 教學思想較為狹隘。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入德育滲透的內容,需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能明白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小學語文的德育滲透教學工作還存在表面化的情況。一些教師并未合理看待德育工作,在授課過程中,僅僅停留在告訴學生何為正確的行為,何為錯誤的行為,并未給學生提供正確的行為導向。
3.1 在古詩詞教學中加入德育內容。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較大比例,古詩詞中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所以在古詩詞中加強德育滲透是十分必要,這也是學生德育滲透的來源之一。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古詩詞的背景環境,從而從古詩詞中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道德情感。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收錄的愛國主題的古詩詞較多,教師可借此來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如在講解古詩詞《贈劉景文》時,教師可講解中國古代文化,詩人借菊花和荷花兩種品性高潔的代表,贊美朋友遭受挫折不氣餒,歷經磨難不喪志的品行和節操,同時也勉勵友人和自己要珍惜時光、樂觀向上。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有效地實現了德育滲透的教學任務。
3.2 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語文實踐活動地位十分重要,具有開放性、實踐性、學習性等特點,還包含學習實踐、校園生活實踐、社會生活實踐等方面的內容。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利用語文園地、積累運用、口語交際等專題來選擇和德育有關內容,適當進行相應的實踐活動。通過種類豐富的實踐活動,能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理想教育、愛國教育、傳統教育、環保教育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來獲得思想方面的感悟和啟迪,從而實現德育滲透的目的。如在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口語交際《名字里的故事》時,教師可先組織學生對自己名字進行分析,而后討論身邊同學的名字,分析名字里面所包含的寓意,讓學生討論怎樣更好地珍惜和保護資源。在完成口語交際過程中,學生能了解到漢字的相關知識,從而體會到漢語的博大精深。
3.3 在生字詞教學中滲透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般用到漢字約為3000字,語文教師需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熟練地認識和運用這些漢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入德育滲透,語文字詞的教學也可加入相應的德育內容。在語文字詞教學過程,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結構與字形,并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進行深入分析,利用多媒體進行字形結構講解。如在講解《大自然的聲音》時,讓學生理解生字的字面意思,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體會到自然界的偉大。在課前預習和收集有關詞語故事過程中,也可加入德育滲透的內容,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成語中的德育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