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軍
(廣東省惠東縣大嶺中心學校 廣東 惠東 516300)
在初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時事熱點的運用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環節。無論是在中學考試中還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上,時事熱點都是必不可少的。從嚴格意義上講,初中政治教學課堂中運用時事熱點,是對政治教材的合理補充,能夠有效地彌補教材編寫滯后性的問題,促進課堂教學內容與時代接軌,有利于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與時事熱點相結合,是一項飛躍性的突破也是國家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縱觀初中政治教學課堂,無論是對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應試教育還是新課程改革下的素質教育,時事熱點一直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學課堂中運用時事熱點勢在必行[1]。不過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將時事熱點滲透到政治課堂教學的環節中,而是在學生中考之前發放一本書,書中記錄著考試中可能會出現的時事熱點內容,學生需要死記硬背記書中的知識點,從而獲取良好的考試成績。在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這種應試教學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與時代發展格格不入。在新課改教學理念指導下,政治教師必須將時事熱點教學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關注最新的時事政治,了解國家大事,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政治文化素養。但是在一些較偏遠的地區,這一教學模式開展的并不順利,由于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導致課堂教學依然沿用應付考試的方式,背離了時事熱點教學的初衷。基于上述問題,學校和教師應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與時事熱點有機結合起來,將時事熱點滲透到政治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眾所周知,政治教材的編排年份較遠,導致教材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時事熱點的加入能夠彌補教材滯后性這一缺點,為教材融入一些時代化的教學內容,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在初中政治教學課堂中運用時事熱點,能夠合理有效的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有機統一,讓學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分析當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時事熱點在初中政治教學課堂中的運用,不僅能夠實現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還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而提升學習效率。
2.1 將時事熱點滲透到初中政治教學中。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許多教師忽視時事政治的教學,為了應對期中和期末考試,往往讓學生在考試前死記硬背可能會出現的時事熱點。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并沒有真正理解時事熱點的含義,更多的是進行機械式的記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2]。這種時事熱點的學習方法,只是為了應對考試而存在,并沒有起到任何實際上的作用。因此,政治教師應及時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時事熱點教學,將時事政治教學真正滲透到政治課堂中。教師如果想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關注時事熱點,并能夠結合教學內容,進而實現初中政治與時事熱點教學的整合,為初中政治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2 培養學生關注時事熱點的學習習慣。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關注時事熱點的良好學習習慣入手。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激發學生關注時事熱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也是學習重要的推動力,良好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中傳授知識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因此,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范圍不再局限于課堂中,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關注時事熱點的良好習慣。例如,讓學生養成每天觀看《新聞聯播》的習慣,關心和了解國家大事,聯系教材內容和生活實際,從中學會自我評判和自我思考,進而提升自己的政治文化素養。
2.3 教師定期為學生開展時事評論活動。對于初中生而言,知識接收途徑有限。許多學生在面臨社會問題時,實際生活經驗不多,往往缺乏自己的見解與思考,這是應試教育模式下所存在的弊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改變這種不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現狀,積極探索出更多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盡可能避免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應試教學現狀,讓學生更靈活的思考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定期開展時事評論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培養學生的政治思維,提高言語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活動中,時事熱點的作用不容小覷。教師應積極更新自身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探索出更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將時事熱點滲透到政治課堂教學環節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和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