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芳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在傳統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信息化觀念落后,依舊以簡單的教學體系為主導,評價方式也是以學生的體育運動為主,相關的基礎設施也不夠完善。這些弊端都導致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無法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無法切實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此背景下,本文認為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對于學習體育、加強身體鍛煉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學生更加適應信息化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進而對打造綜合素質強、身體素質強的學生提供重要幫助,幫助我國高職院校培養社會國家所需的人才。
在傳統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體育教師的信息化觀念落后,對于信息化教學存在排斥心理。在傳統教育觀念中,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主導,應當幫助學生認識體育鍛煉,并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體育鍛煉內容。因此部分受傳統教育思想觀念影響的教師會天然的排斥信息化的影響,認為信息技術進入到體育課堂中會減少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進而無法切實幫助學生加強身體鍛煉。但是這些體育教師卻忽視了培養學生健康教育和科學健身方法的重要性,忽視了信息化作為時代潮流進入到體育教學中是不可阻擋的這一現實情況。其次,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教學方式基本以體育鍛煉為主,再結合學生自主鍛煉。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科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也降低了體育課堂的效率性。再次,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不合理,以絕對的體育素質和運動標準為評價體系,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忽視了學生在體育鍛煉以及身體素質方面的差異。因此,如果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一直選擇以單一的、絕對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體育課程進行評價,將會極大地降低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熱情。最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設施以及設備都不夠完善,體育器材少。在高職院校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學校招生越來越多,但是并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基礎設施。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只帶學生開展如跑步等不需要過多基礎設施的課程,對于一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課程如羽毛球,乒乓球等沒有過多的教導。
如上文所述,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存在著觀念落后的問題,因此將信息化技術積極引入到體育教學中不僅符合了時代發展的潮流,更能夠幫助體育教師,切實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幫助體育教師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具體而言,信息化技術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有如下應用價值。
信息化技術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體育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塑造其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并強化師生關系。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學生應用信息化技術的頻率以及熟練度越來越高,體育教師也不應故步自封,反而應當將信息化技術積極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如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科學的健身方法以及不同運動之間的差別和運動前需要注意的事項時,教師可以以多媒體課件、互聯網視頻等方式向學生介紹。這樣一方面能夠拉近同學生之間的關系,建立起積極融洽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料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信息化技術在體育教學中也能夠培養學生對于紛繁復雜的信息的處理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互聯網上體育教學資源千差萬別,體育教師一方面應當引導學生從中甄選出適合學生目前身體素質的體育課程和體育資源,另一方面也應當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查找相關資源,并為學生布置一定的教學任務,令學生產生對于運動的興趣,進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運動。除此之外,體育教學也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信息化技術可以令學生感知到體育課堂的創新性,進而加深學生對于新鮮技術動作和技能信息的了解,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反應,并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去了解相關運動,發揮自身獨立思考、獨立創新的能力。
信息技術的不斷應用也能夠增強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優化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并達到更好的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學效果的好壞,同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態度和教學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信息化技術應用后,體育教師的教學評價以及學生的反饋就會更加多樣且積極,更加符合教學改革的需要,這樣才能夠保證體育教師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授課,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并幫助學生切實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加深對于相關運動課程的了解,幫助學校打造綜合素質高的學生。
基于信息化教學對于優化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重要性,本文認為將信息技術應用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是十分必要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那么如何加強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就成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中的重點問題。對此,本文分析研究如下。
將信息化技術作為促進體育教學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優化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在信息化技術應用后,體育教師不能僅僅將信息化技術作為展示運動、展示體育資料的設備工具,反而應當借助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強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篩選體育教學資源,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課程構建。體育教師應當將信息化技術作為學生獲取體育信息、運動信息并進行協作溝通、增強師生之間關系的重要工具,打造更加高效、信息化的創新體育課堂。
保證教學結構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在現代化教學改革中,體育教學已經從傳統的講授體育知識、加強學生身體素質轉變為以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為主,強調體育課堂學教并舉的教學結構。因此,體育教師應當在這一過程中注重學生、教師以及相關體育內容同信息化技術之間的關聯性,將這四個方面看作統一的整體進行教學結構的構建,保證在這個教學結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體育內容和信息化技術為重要的輔助者,為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以及綜合素質能力打下重要基礎。
高職院校自身也應當不斷加強信息化技術設備以及體育基礎設施的引進,通過信息化技術設備同體育課程之間的結合來加強信息化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目前隨著我國高職院校招生的不斷擴充,基礎體育器材以及信息化設備已經不能夠滿足學校學生的需要。因此高職院校應當構建信息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平臺。在這一平臺中既包括教師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的構建和設想,也包括學生對于課程的評價,包括了教師為學生篩選的體育資源等,方便學生在這一平臺上進行查找和鍛煉。除此之外,信息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平臺也能夠幫助體育教師布置學生上課前的熱身運動以及課前資料的查找,令學生在上課前對學習的運動內容有更深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了解相關運動,便于體育教師順利開展體育課程。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化技術在我國高職院校的不斷應用,體育課程自身也應當積極同信息技術進行融合,不斷優化體育教師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方式,令體育教師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向學生進行授課,幫助學生構建更加融洽的師生關系,并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加強學生對于相關運動內容、體育課程以及科學健身方法的了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學校打造綜合素質能力強、身體素質強的學生提供重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