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丁銘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上課的地點太過于固定,一定要在學校內才能進行,體育課的教學區域相對大一點,但是也只能在操場或者體育館進行,而且時間要求較高。而網絡教學是指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直播或者錄播的形式進行授課,網絡教學可以使學生上課、教師講課的時間、空間更加自由,對于體育課而言,學生可以不再將自己鎖在操場上,自由選擇上體育課的環境和時間,這一教學方式也因此受到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同時體育老師一定要看到,無論是體育網絡教學還是傳統教學,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度把握二者的適用性和優勢,將二者有機結合,共同為教師和學生服務。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進度都是由老師來把控,但是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按照老師的授課速度來學習,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會受到限制。而且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很少有學校將課程,尤其是體育課,安排在晚上。網絡教學有效避免了以上不足。網絡授課中最常見的就是錄播的形式,教師把課程錄制好以后發布到網課平臺上,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安排學習進度,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做出適合自己的進度安排[1]。另外,學生上課的時間、地點也很自由,無論是中午還是晚上,無論是在家里、宿舍還是車上,隨時隨地可以通過網課學習。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教師的注意力和教學場地的影響,上課學生的人數必須要控制在一定規模以內。或許對于一些必修課而言影響不大,但是在體育課上,每一名學生都有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的權利。某些課程深受學生喜愛,在選課時也十分搶手,但是由于對上課人數的限制,一些學生并不能選到自己心儀的課程。在網絡教學中,學生上課場地可以自由選擇,教學、考試等也都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有效降低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各方面限制[2],使得選課的人數可以無限擴大。但是,網絡教學并不是說老師在講完課以后可以做撒手掌柜,相反,老師還要像以前一樣寫教案、出考題、完成對學生的評價,所以,選課人數的擴張也不是無限制的,只是限制有所放寬而已。
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網絡教學是一種新鮮的教學方式,尤其是體育課。很多學校的網絡選修課程中并沒有和體育課有關的內容,學生也從不知道體育要怎樣進行網上授課,越是如此,學生越是想看一下,也就使得學生更有興趣學習體育網絡課程。根據學生的反應,通過網絡課程學習體育可以自由選擇上課的環境,有的同學在宿舍,有的同學在家里,甚至有的同學在公園。不同的上課環境可以給學生帶來不同的上課體驗,更換環境學習也可以增加學習的新鮮感。由于學習興趣的提高,學生也不會再像以前一樣,把體育課等同于“劃水課”,而是全身心地參與進來,提高學習效率,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互聯網的一大功能就是溝通與共享。傳統教學中班集體的溝通,無論是學生之間還是師生之間,都必須面對面完成,資源的共享也十分困難,一般都是老師得到某些通知或學習資源以后再通知學生,但是網絡教學使得班集體的溝通更加便利。溝通與共享的方式也有很多種,一般學生向教師反映問題都會使用郵箱,老師有通知會在班級的微信群、釘釘群或者QQ群通知,有什么文件或者學習資源也只需要發送到班級群里,班級群會自動對文件進行保存。另外,一些權威專家還在網絡上開通了自己的公眾號,遇到一些難度比較大的問題學生還可以直接向權威專家請教,或者發布在論壇上一起討論,實現了資源與信息的高度交流[3]。
體育網絡教學時,師生之間的交流是以間接交流為主,缺乏面對面溝通,學生的一些個別問題得不到及時反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只能針對大多數學生的普遍問題采取一些宏觀的辦法。而且網絡授課并不一定是以直播的形式授課,有時也會錄好視頻,讓學生自行觀看。在這種授課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上遇到的問題并不能夠得到及時解決,一拖再拖,最終導致知識點的遺漏。對于體育課來說,以傳統授課方式進行授課可以糾正學生的一些錯誤動作,手把手教學,這是網絡授課不可能達到的效果。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網絡授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自律性,對于一些自律的學生來說,老師的講解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老師講完課以后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完成剩余的學習任務,可是一些自律性較差的學生并不能夠自主學習,必須依靠老師的監督。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無論是授課時還是學生自由活動時,老師都可以直接接觸到學生,隨時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及時抓住那些“渾水摸魚”的學生,防止學生開小差甚至逃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體育是一個很特殊的學科,絕大多數的體育運動都需要團隊合作來完成,在網絡授課的過程中,像籃球、排球、極限飛盤等這一類團隊競技類課程根本無法開展,只能開設跳繩、瑜伽、健美操等學生可以單獨進行的課程。在沒有團隊的情況下,學生想要培養起團隊意識是很難的。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課程的開設就不需要受到這些方面的限制,教師還可以抽出時間舉辦籃球比賽、足球賽等團隊競技類比賽,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的勝利不是勝利,團隊的強大才能做到卓越[4]。
體育課教授的都是競技類課程,衡量學生的學習水平只能通過競技來實現。在體育網絡授課時,學生之間根本就不能見面,甚至每一名學生上課的時間、進度都很難得到統一,更不用談什么體育競技了。體育的傳統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規范、合理的學習環境點和競技場地,給教師舉辦體育競賽提供了便利。直到現在,沒有任何一場體育賽事是僅依托互聯網就可以成功舉辦的[5]。因為在目前的科學發展水平下,想要借助互聯網舉辦一場體育競賽是不可能的。所以,想要讓體育課更多樣化、更有趣味性,還是要通過傳統教學的形式來實現。
此處提出的“聯合教學”就是想辦法將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結合起來,合理利用兩種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兩種優勢,共同為體育教育事業服務。教師在通過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時,要吸取網上授課的經驗,發揚網上授課的優勢,比如保持網絡教學期間的班級群以方便班級溝通、邀請權威專家進行網上授課與答疑、不定期進行全校網絡“大學習”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師說過的話再也不會說第二遍了。”但是在網絡教學中,只要學生有時間、有需要就可以反復多次地聽課,直到聽明白為止。如果可以將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起來,把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講過的內容都保存下來方便學生可以課下復習,一定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對于教育事業來說,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新的機遇。網絡教學使得教育工作者看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在后續的教學生涯中,教師必須要同時看到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勢,不斷開辟使二者結合起來的有效途徑,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種優勢,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