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增卓瑪
(西藏昌都市芒康縣中學 西藏 昌都 854500)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關注教學進度的同時,還應多與學生互動,聯系生活講解課程內容,這樣能夠引導學生高效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講解實例滲透知識,或者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內容,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思考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法治意識,進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生活化教學法對比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最大的優勢在于能使學生主動學習生活中的知識點,調動學生積極思考生活中的法治知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積極探究、思考、學習法治知識,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增強學生思考力、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時學生學習生活化的法治知識點能夠懂得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外,教學中落實生活化教學法有助于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和教學質量。
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時要意識到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明確師生互動重要以后將互動教學法運用于教學中,主動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舉手說出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并鼓勵學生說出觀點和想法,使學生主動舉手發言,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調動學生積極與教師互動,在有效互動中學生思維活躍,且注意力專注。同時,學生踴躍舉手說出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教師則結合學生表述的想法和知識予以補充,以及告訴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知識,能夠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如此一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從多個方面和角度思考所學的法治知識點。此外,師生互動時學生主動思考、分析、交流,進而轉變學生被動的狀態,進而通過落實互動教學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并且,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知識,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效率[1]。
教師講在解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知識時要注重通過講解實例滲透課程內容,這樣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快速理解實例滲透的知識點,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更加容易掌握課程內容,由此可知,通過講解實例滲透法治知識有利于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講解“公民權利”時,詳細分析投票選舉的實例,且在分析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學生投票選舉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此外,如果自己遇到侵權事件時,應懂得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權利,如此一來提高學生保護權利的意識和法治意識,同時學生聽課時認真思考和分析實例中蘊含的權利涵義,能使學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權利的內容,有效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和對公民基本權利的認知能力,可見通過講解具體的實例,能夠提高道德與法治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近些年為了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積極運用探究性教學法,先講解新知識,然后提出探究性的任務,學生在明確任務后主動探究所學的知識,邊探究邊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時學生探究過程中認真分析知識點,快速理解、掌握法治知識,逐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探究能力[2]。
例如:教師講解“公民基本義務”時,先講解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之后提出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在探究中解決問題,以此作為探究性的任務,布置任務后能夠調動全體學生主動探究教材中公民的基本義務,且其在探究時認真總結公民需履行遵守憲法法律的基本義務,以及保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社會公德等等,最終探究出答案,并且,在探究的整個過程中學生完全理解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和知識點,且在完全理解基礎上,學生快速掌握本節課的法治知識,進而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3]。
總之,在新課改后,在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且在教學時教師要高度重視運用探究性教學法和生活化教學法,同時教師要注重講解實例滲透知識以及注重與學生互動,如此一來,學生對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內容非常感興趣,其學習興趣提升后,自然能夠提高其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效果,進而實現學生學習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