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振彪
(福建省武夷山市上梅中心小學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課外閱讀不僅是語文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也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其意義在于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提高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心理品質的成長。為了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質量和語文素養,教師要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
眾所周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對某件事物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的去追求,乃至形成愛好,養成習慣,學生就會擠時間讀。2011年版《課程標準》對此特別強調,“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具體閱讀要求中也特別地突出這樣的要求,如“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因此,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一時難于解答。可是,發動學生又把疑難解決了。
1.1 課堂教學啟趣。課堂教學在于向學生傳授知識,但更要注重拋磚引玉,激發學生追求掌握求知識的欲望,即要著眼于課內向課外延伸。在學習課文時,有意識地拓展視野,從背景、作者等相關方面作和渲,使學生學完課文有“意猶未盡”之感,產生課外閱讀的愿望。如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時,布置學生閱讀《水滸傳》中與課文相關的章節,使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自覺地對課外讀物產生深厚的興趣。
1.2 利用榜樣引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古今中外文學世匠無一不是博覽群出的,經常向學生講解名人讀書故事,培養學生的理想,就可以激發強烈的求知欲望。同時,對班級中課外閱讀出色的、寫作好的或有進步的學生進行及時表揚,并讓學生介紹經驗,激發其他學生閱讀的興趣。如有一位學生讀過《登徒子好色賦》后,在自己的作文中模仿寫出了“增一點則嫌黃,減一點則嫌綠”的句子,教師表揚后,該學生讀書的情緒更高,而其他學生也紛紛學習從課外書籍中取找好詞佳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閱讀方法是人們為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而在閱讀過程中所采用的閱讀行為方式與手段的總和。
2.1 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課內、課外閱讀的關系。課堂是學習語文的主陣地,課堂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擴展,要由課內帶動課外,以課外豐富課內。具體方法有:
(1)由文及“人”,即到課外去尋找介紹課文作者的生平事跡的文章材料或作者的其他文章來閱讀,如學習了李白、杜甫、孟浩然的詩篇以后,布置學生找這些詩人的生平事跡的文章和其他名篇名句去讀、背。
(2)由文及“史”,即到課外去尋找與課文有關的歷史背景材料來閱讀;如學了《菩薩兵》,讓學生查找有關長征的文章來讀。
2.2 指導學生讀好書。居里曾說:“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好書,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跡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緊張、驚險、曲折吸引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平時經常有學生讓我推薦好書,我就利用家長會,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調查,從中了解學生平時最喜歡閱讀的書籍,另外又向兒童文學方面的專家咨詢,讓他推薦適合該年齡段的學生看的書,我將征集到的書的目錄張貼在教室里,讓學生選擇性地去閱讀。當然,為了給學生選好讀物,教師要博覽群書,這樣指導學生才能游刃有余。
2.3 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這用在課外閱讀中能夠使學生“積蓄豐厚”。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的段落,可以摘錄在本上,自訂報刊、雜志、可剪貼,隨著年級的增高,能用自己的知識去審視、評判,就可寫讀書筆記。我堅持讓學生每周做五篇讀書筆記,記清所讀的書(文章)名、日期、主要內容,摘錄重要的詞、句、段,寫出自己的感悟、聯想,這樣把讀書和生活結合起來。對學生所做的筆記,每天批改,每周一次進行反饋評價,在學生之間傳閱那些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筆記,進行交流。有時還讓學生給文字配上插圖,更增加了興趣。在指導、交流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閱讀建議,切實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我認為首先要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雖說是課外閱讀,其實教師也可以用每周一節課來作為閱讀時間。另外,教師不要布置過重的課業負擔,否則學生根本無暇去課外閱讀。相信很多語文老師都嘗試過,難的是堅持到底。可見,要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必須具有長遠的目光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再者,要給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在學校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與圖書。學校提供一個讀書的空間,一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讀書的空間。這個空間有軟硬之分。軟空間是每個教師都應該寬容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硬空間是一個學校應該要有一個好的圖書館。我們學校就有很好的圖書館,好的圖書館應該吸引學生自己去看書,而不是硬性規定每個學生每個學期要借幾本書。
總之,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是要靠長期的大量的積累才能形成的,要讓學生有大量的語言積累,不能只滿足于課內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閱讀內容,而要讓學生在課外能廣泛地閱讀,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教給他們正確的閱讀方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語文素養。